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2.00±1.20)岁,病程2个月~20年,平均病程(9.00±2.30)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63.00±1.00)岁,病程4个月~21年,平均病程(9.30±2.20)年。两组 患 者 符合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 会修订的膝关节炎诊断标准。 入选标准:①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感明显,运动时疼痛感加重;②膝关节 X 线正位片、侧位片结果显示膝关节骨性膨大。 排除标准:孕产妇、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臭氧过敏者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珚±s)表示,组间结果比 较 采 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当P <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评分基本一致,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的数据对比上,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表2。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与膝关节功能障碍。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案来看,此病治疗的重点在于防止软骨进一步磨损,所以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方案。例如常用的硫酸氨基葡萄糖,所包含的硫酸根就是软骨基质的重要成分,此外还包括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缺陷,如糖皮质激素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硫酸氨基葡萄糖的起效时间较慢。为了让患者的关节能承受日常活动的需求,减少关节周围组织的痉挛和粘连情况,临床上逐渐采用关节腔内注射药液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从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来看,无论是在治疗总有效率还是在治 疗后的VAS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医用臭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用臭氧的特点在于强氧化作用,以此为基础来抑制炎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产生镇痛和消炎的作用,并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在医用臭氧的研究工作方面,国外的相关学者也将其利用到颈椎疾病和腰椎疾病的治疗方案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本次研究也将医用臭氧注射入患者的关节腔之内,通过医用臭氧的氧化作用来破坏膝关节组织周围的炎性致病因子,并通过与软骨组织的接触,减少患者的肿胀感与疼痛感,让患者的活动受限情况得到良好控制。 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案是注射玻璃酸钠。这种药物是长期以来的临床常用药物,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让其具有润滑关节的生理功能。例如人体的膝关节分泌物,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钠,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滑液中,玻璃酸的产量明显下降,在无法补充玻璃酸的前提下,关节摩擦损提升,自然会产生显著的疼痛感。玻璃酸钠的注射需要越早越好,否则必然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在疾病晚期注射外源性玻璃酸钠,提升滑膜中玻璃酸钠的含量,对于患者的病理状态起到一定的生物学保护,可减少关节摩擦。但与一般的治疗方案类似,玻璃酸钠的疗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情况下,首次注射后的患者在两周以后才显现治疗效果,相比于注射糖皮质激素,虽然疗效慢,却能保持良好的药效时间。但本研究表明其在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不及臭氧。 在本次研究治疗后的三个月内,对所有患者进行了观察和后续的随访,结果表明腔内注射臭氧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在后续的一段时间内并不需要重复采用关节腔内医用臭氧的注射,充分说明了该方案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对于一些不适应传统药物治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来说可以成为一种合理的代替方案。 综上所述,臭氧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面能发挥显著的作用,改善患者关节的活动受限程度,解除患者的关节疼 痛。在不良反应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可以在今后作为相关疾病等优先治疗方案。但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伴随患者终身的疾病,患者也需要做好长期的预防与治疗方案准备。例如日常生活中避免膝关节过分负重,减少跑步或长时间劳动,配合药物治疗,会起到更好的抑制作用。 《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许翠玲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2月 第41卷 第1期 |
|
来自: 尚振奇 > 《三氧医学及疗法、三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