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在豆瓣平台成立。代发外链 短短数年,有十余万网友加入这个小组,他们激烈地倾诉、讨论各自“有问题”的父母。 这是中国年轻一代的子女与原生家庭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以如此撕裂的状态呈现在公众面前。 「父母皆祸害」这样的形容词看似尖锐,其实并非小组成员蓄意发泄。 原句出自于尼克·霍恩比的畅销小说《自杀俱乐部》中的一句台词,讲述了少女杰丝与父母之间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 好的父母大抵相似,祸害型的父母却各有不同。 这些孩子在原生家庭中遭受过许多不公正的待遇—— 直接肉体伤害、间接人格伤害、性别歧视或冷暴力带来的精神伤害、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更严重的还有猥亵子女… 世界上最荒诞的事情莫过于,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试。 想想世界上有这么多小孩在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摧残,真是可笑又可悲。 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也是一个大新闻,一个年仅12岁的小男孩走上法庭要起诉自己的父母。 迦百农 كفرناحوم 12岁的扎因因持刀伤人被关进少年监狱。 在法庭上,少年要起诉自己的父母——他们生下了我,却没有好好教养我。 他的诉求只有一个,让父母不要再生孩子了! 扎因出生在黎巴嫩迦百农。 圣经上说,这里是耶稣最开始传道时定居的地方。 但如今这里却是一个充满贫穷、犯罪的地方。 扎因一家生活在这里的贫民窟。 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许多弟弟妹妹。 晚上睡觉,大家挤在一张破旧的床垫上。 父母睡在隔壁,中间仅用一张破帘子隔开。 作为家里的长子,年幼的他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 每天除了在杂货店打工,整理货架,运送煤气; 还要领着弟弟妹妹在路边摆摊卖果汁,贴补家用。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扎因比同龄人更敏感、更成熟。 当他意识到父母会在不久之后将年幼的妹妹许配给房东的儿子时,他极其冷静地帮妹妹隐瞒月经初潮的事。 他将妹妹带到公共厕所,把她的内裤洗干净,然后诚恳地告诫她不要被妈妈的甜言蜜语蛊惑随便嫁人。 然而不管扎因和妹妹怎么挣扎,都没能阻止父母将妹妹送走。 扎因受够了这一切,愤愤出走。 父亲却不以为意,虽然妹妹萨哈只有11岁,但至少出嫁之后能过上温饱的生活。 《迦百农》是黎巴嫩历史上第一部提名奥斯卡的电影,虽然最后输给了《罗马》,但口碑好到爆棚。 豆瓣评分8.6。 影片带给观众的冲击和震撼不言而喻。 不少观众看完哭到泣不成声。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让一直被生育困扰的人找到了强烈的共鸣。 养孩子不是儿戏,喜欢了逗两下,不喜欢了就丢在一边。 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关键的是,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路。 如果没有一颗温暖的心去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之于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 出走的扎因遇到了一对埃塞俄比亚母子。 虽然他们生活艰难,但扎因却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正常家庭应有的温情。 无家可归的扎因决定留下来帮助泰格斯照顾年幼的尤纳斯。 这段日子应该是扎因最轻松惬意的时光。 虽然白天照顾婴儿没有自由,但窝在这一方小天地让他免去劳碌奔波。 泰格斯有时还会偷偷从工作的饭店带回客人吃剩的蛋糕,扎因吹灭蜡烛时露出了难得的孩子般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护照问题泰格斯意外被捕,扎因不得不独自担负起照顾尤纳斯的重任。 一个抛弃父母的孩子,带着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婴儿开始了流浪生活。 扎因被迫成了尤纳斯的“父母”。 虽然他竭尽所能地照料尤纳斯,但他毕竟也是一个孩子,哪怕拼尽全力也无法让两个人达到温饱。 被逼无奈,他不得不将尤纳斯交给人贩子,就如同自己的父母将妹妹送走一样。 扎因突然明白,就算当时他能带着妹妹一起出逃,也没有能力保护妹妹。 没有选择权时救不了妹妹,有了选择权时救不了尤纳斯,弱小的他什么都改变不了。 在本该无忧无虑享受校园生活的年纪,扎因早早地步入社会,尝遍人间冷暖。 善良的他一直怀抱着一颗温暖的心面对生活,但现实给了他一记又一记重击。 他迷茫又绝望,看着那些即将陷入跟自己同样困境的弟弟妹妹,他只能将所有的矛头指向父母。 有些人或许会BB——哪怕他们有一万个不是,他们好歹生养了你,给了你生命… 如果所谓的“爱”都这么畸形,我情愿他们不要付出。 不过是感动自己,恶心别人罢了。 看到这里,让我想到一部日本电影《无人知晓》。 四个年幼的孩子被单身母亲丢弃在公寓里,任他们自生自灭。 没钱缴费家里停水停电,衣服越来越脏,家里垃圾成堆,没有吃的,弟弟饿的开始吃卫生纸,最小的妹妹更是从椅子上跌下来直接身亡… 电影中的故事让我们觉得魔幻又吊诡,现实中的故事更让我们毛骨悚然。 半个月前,广西南宁一对夫妻吵架,母亲竟然直接将4岁的儿子从31楼抛下,然后自己跟着跳楼自杀。 2014年,台湾一对夫妻沉迷游戏,宁可付费上网也不愿意买奶粉,以白米稀饭充饥的女婴最后营养不良致死。 这样的案例让人触目惊心。 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别无他法;但父母拥有绝对的选择权。 如果父母保障不了孩子的基本生活,又何必将一个又一个生命带到冰冷的人间? 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新生命的家庭,注定会不断地制造悲剧。 孩子不是任由父母摆布的私有物。 有许多孩子哪怕在孩童时代衣食无忧,依旧饱受来自原生家庭的痛苦。 之前网上广为流传的「如何毁掉你的孩子」—— 让孩子觉得没了自己什么都不行;经常拿比孩子优秀的别人刺激他;决定和掌控孩子的一切。 不少网友看完之后苦笑,是自己的父母无疑了。 一直以来,在家庭关系中,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 子女们痛苦不已,成年之后挣扎着逃离原生家庭。 可到头来才发现,父母身上不合理的行为早在自己身上延续下来。 一代又一代,陷入一个绝望的死循环。 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一直被父母忽视的德善生气出走,爸爸找到德善给她补过生日时说—— 爸爸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一句话让屏幕前的我们哭成一片。 子女要学会体谅父母的不易,但反过来,父母也要理解我们的委屈啊。 为人父母没有考试,但至少要懂得学习与反思。 或许你曾经也是“父母皆祸害”小组的成员,但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会再成立一个类似的小组。
后台回复“迦百农”,有资源~ |
|
来自: 昵称6270690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