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哥:也说单品咖啡筛粉法

 xl小亮 2019-03-12

这是最近啡友对我提问的一个相对集中的问题,编辑成帖子,再有朋友问时也方便参考。

 

我们常用的单品制作方法:如手冲、法压、虹吸式,就是将咖啡豆研磨好,进行冲泡。

 

磨豆机的好坏会影响磨粉的均匀度,特别是细粉(少量的极细咖啡粉,圈内也叫“面粉”)一直被玩家反感。过多的细粉会影响冲泡质量,出现较多的杂味,所以玩家大多会升级磨豆机,尽量的减少细粉产生。也因此产生了一种比较极端的做法——筛粉法

 

这种方法来自于日本,就是将研磨好的咖啡粉放进筛网,将细粉筛除,留下粗细相对较均匀的粉进行冲泡。日本咖啡界对于豆子的品相和风味非常在意,他们经常把等级颇高品相很好的生豆再挑一遍,选出更均匀,更漂亮的豆子,认为这样风味会更加平衡、豆型的接近会让烘焙发挥的更好。日本人也偏爱风味清澈干净、平衡度高的咖啡,大量消费以平衡闻名于世的蓝山算个例子。而筛粉法的“优点”则是容易让咖啡的味道变得更加“清澈、干净、容易入口”

 

之所以打了引号,首先日本用筛粉法的咖啡人也属少数。从冲泡上讲,筛粉确实可以很好的避免细粉,但那些细粉也是咖啡的风味元素,筛粉的同时也影响了整杯咖啡的完整性。鸟哥多次对比,筛粉后冲泡的咖啡口感明显变淡、醇度降低,余韵也变短了许多。而没有筛粉的风味完整,层次感强,风味也丰富绵长。值得一提的是咖啡豆素质越高,筛粉后觉得没味道的感觉越明显。

 

拿大家比较熟悉的耶加雪菲举例,使用相同粉量 没有筛粉的冲泡后有明显的花香气息、柔和的果酸和甜牛奶味道、后段有明显的摩卡系风味——黑巧克力味。筛粉后花香气变弱,甜牛奶味道几乎变没有,黑巧克力味也很少,而且几种味道的表现乏力,感觉缺乏连接的载体,层次空洞,感觉有点浪费豆子。当然筛粉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果是品质不够好或者风味比较刺激的豆子,筛一下就容易喝些。

 

目前国内对于咖啡的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新手会更容易接受筛粉的咖啡味道,味道比较简单,不浓郁,喝起来轻松。如果你是咖啡馆的经营者,使用的咖啡豆品质一般的话,不妨使用这种讨喜的方式让顾客觉得“平和了许多,挺好喝的”。但如果你是一个咖啡爱好者或者想学会品尝正确咖啡风味的话,应态度坚决的抛弃这种方式。筛过的咖啡就像是被抽走部分灵魂的人,外表没什么变化,内在空空如也。

 

本文也许会让一些“筛粉派”的朋友不高兴,鸟哥先说声抱歉了,冲泡的方法和理论多种多样,各有所长短,主要看是否能够灵活变通,用在最合适的冲泡条件下,不论如何,都是为了一杯美味的咖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