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仇宝廷图书馆 > 《案件价值判断》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刘浩:李海东博士在犯罪论体系方面的一些观点|阅读
当行为不具有不具备因果关系的时候,并不等于结果就不能归咎于行为人。“过失的原因行为成立的条件是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使自己处于无责任能力或责任能力降低状态并可以预见到,这一行为可能导致某一过...
江溯:论犯罪故意在三阶层体系中的地位
古典犯罪论体系从因果行为论的立场出发,主张“不法是客观的,罪责是主观的”,即不法是纯粹客观的判断,与主观有关的因素则属于罪责的内容。犯罪论体系的变迁史实际上是故意之体系性地位的变迁史,在...
【论法】德国犯罪论体系之演变——目的犯罪论(二)
不论是古典犯罪论的自然行为论,抑或是新古典犯罪论的狭义的因果行为论,Welzel认为这两种因果行为论的根本性错误在于它们忽视了操控性...
车浩:以三阶层为纲掌握刑法总论
另外,也有同学问:“在目的行为论当中,什么叫做存在论意义上的目的性?怎么理解存在论这个词?因果行为论的有意性与目的行为论的目的性有什么区别?”车浩老师表示,社会行为论是出现在因果行为论和...
李世阳:刑法中行为论的新展开
规范的社会行为论立足于行为的本体意义,解释了行为的社会意义,关联了行为的刑法意义,阐明了刑法的基本功能。在原因上的自由行为这种情形中,虽然在结果行为实施时与法规范违反态度相分离,但这种分...
陈兴良:阶层理论在过失犯认定中的司法适用
过失犯 纯正过失犯 不纯正过失犯 阶层理论。例如,胡鹰在论及我国对过失犯罪的研究现状时指出,我国刑法理论“虽然对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有所探讨,但客观方面却涉及甚少。整个犯罪过失体系,都是以...
“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
“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孟德斯鸠关于言语与行为的论述是具有经典性意义的:言语并不构成“罪体”,言语只有在与行...
马克昌:简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
马克昌:简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只抽象地论述三阶层犯罪论体系,而不涉及具体的什么样的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就难以对三阶层体系有真正的...
李斯特对当今刑法学的意义
他富有启发地指出,李斯特1881年首次出版的《德国刑法教科书》跟同时代其他刑法学家的教科书比起来,更具概念和体系上的清晰性和可塑性...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