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平铺,可直叙 评价一个人的文章平铺直叙,肯定不是好话。不过文章大家王鼎钧先生告诉我们说,平铺确实不好,直叙却非恶评。所谓平铺就是所写事件没有起伏,水平如镜、没有一点波澜;直叙是按着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来写。为什么人们将“直叙”也当作文章的批评用语呢,因为直叙容易写成流水账。 其实,直叙是最基本的文章写法,我们不必没学走先学飞,连基本的方法都还没有掌握,却要炫如何“迂回曲折”,往往是不会成功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善用“直叙”。直叙用得好的文章其实很多,前面举到过的课文《植树的牧羊人》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叙事诗《木兰诗》是直叙,陶渊明《桃花源记》是直叙。那为什么同是直叙,有的是经典,有的成了流水账呢? 这当然在事件本身。比如“上学路上”,你可以从背起书包出家门,一路走一路看,一直写到校门口,那可能就成了平铺,是“流水账”;如何你写途中看到了什么吸引你的人事景物,结果忘记了时间,迟到了,那就不同。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好的直叙得有——起落、详略和表里。也就是说如果能具备这些条件(小文章能表现其中一个条件足矣)那就大胆用直叙。我们还以电影《绿皮书》为例,因为《绿皮书》就是直叙,从旅程开始,一路向南,直至行程结束,回来。整个经历是一个大起大落。其间穿插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起落,大起落详细,小起落简略。 行程中的起落,我们罗列几条:
绿皮书 看过电影的同学,不难理解里边的起落和详略。那什么是表里呢?表,是指人物事件的外在表现,最直接显性的呈现。里,则是指能引起读者想象和推论的地方。如博士拗不过托尼吃了炸鸡,吃完了鸡,骨头怎么办?托尼潇洒地把骨头扔出窗外,博士也不自然地照做。结果,当托尼顺手把可乐杯扔出窗外后,博士笑容消失,命令托尼倒车把杯子捡回来……(因为塑料杯不可降解,动物吃了会致命)——不能为了达成一致而放弃最基本的原则。类似这样引发我们思考的地方很多,这便是一部电影的里,有这样的里,才是这部电影获奖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