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知讲伤寒论131(第378-381条)——头疼的治法

 厚德载物乾 2019-03-13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是驱寒温中焦的药,可见这一条的干呕、吐涎沫是脾胃虚寒,有水湿导致的,有的人不吐涎沫,只是口水过多,也是此类虚寒原因。头疼也是寒性的头疼,这种头痛一般表现为颠顶疼和偏头疼,颠顶就是头正上方范围内的头疼。导致头疼的原因比较多,外感、内伤、虚劳、痰热等都会引起头疼,外感头疼我们比较熟悉,用麻黄、桂枝、葛根之类药向外发散来驱邪。凡是利尿的、中空的药都有发散的作用,比如:麻黄。外伤导致的头疼,里面可能有淤血,用桂枝茯苓丸之类的方剂,这类头疼用桃仁、三七、川芎、蝎子、蜈蚣等类活血的药。虚劳导致的头疼需要补血补精,偏于阴虚的用六味地黄丸,偏于阳虚的用金贵肾气丸,偏于血虚的用当归四物汤,气虚的用四君子汤加黄芪。内热、痰热导致的头疼,适宜用滚痰丸、承气汤之类的方剂。吴茱萸汤不仅治头疼,还治虚寒导致的呕、头晕、胃疼,因为辛温止痛的力量比较大。如果是热导致的头疼、呕等病症,不能用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一副药的量,一般吴茱萸用10克或12克就可以了,因为吴茱萸有小毒,正规药店不能多开,需要医生签字。人参可以用党参15克,生姜可以

放6、7片,大枣4枚。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病人呕而且发热,就适合用小柴胡汤,按方证对应来用,这个方子效果非常好。单独吃小柴胡颗粒,解热的效果比较差,要有解热的效果,小柴胡要用到24克以上。加强解热的效果,也可以加一点麻黄和石膏,麻黄一般加6克,石膏20克。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病人得了伤寒,医生又用吐法,又用下法,导致身体虚弱,也没治好,医生又用极大的汗法,导致病人气浮于外,即外气怫郁,脸色看上去通红。病人还是不出汗,就又给灌水来发汗,这种情况下,不能再发汗了,如果病人没有极虚的状况,用桂枝二越婢一这种小发汗方就能解决。而在病人极虚的状况下,要先救里,这一治疗法则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水喝的多,就会出现水入即吐,寒饮在胃,水饮上冲,就会哕,需要用干姜、附子之类的药,适宜的方子就是四逆汤之类的。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这一条也是强调要辩证,得了伤寒,哕还有腹胀,需要视其前后,前后就是小便和大便。如果里有停饮,水气上升的,会哕,这种情况需要以温药和之,利小便,哕、腹满等症状就会治好了。如果是大便不通,在肠道里堆积,也会导致哕,这种病因是阳明实证,需要用承气汤之类的方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