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阳明的含义

 johnney908 2015-05-18

《伤寒论》所谓阳明,应有三个含义,即病时,病位,病证。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就会发生歧义,就很难读懂原文。

1、阳明指病时

如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这个阳明,就是指病时,即日晡所发热者,属于阳明时发热。不然的话,如果是阳明证发热,不可能脉浮虚,阳明证发热也不可能宜桂枝汤发汗。病人烦热,汗出则烦热解,这是表热解。又如疟状,阳明时发热,脉实者,必为里实,法当与大承气汤下之。脉浮虚者,仍为表热,如第51条曰:“脉浮者,病在表”,故脉浮虚者宜桂枝汤发汗。

240条与第57条有相似的病机。如第57条曰:“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2、阳明指病位

如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这个阳明,就是指病位,即食谷欲呕,其病位属于中焦阳明之胃。如果是属于阳明证欲呕,不可能与吴茱萸汤主之。且“呕”通常为阴证,阳明实热证通常不呕。得吴茱萸汤呕吐反剧者,其病位就是属于上焦了。上焦之呕如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葛根加半夏汤证、小青龙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等,都有呕吐,可随证治之。

3、阳明指病证

如第180条提纲证:“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这个“阳明之为病”之“阳明”,就是指病证。病证包括病位和证候。

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这个阳明病,也是指病证。

再如“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这个阳明,也是指病证。

不区分“阳明病”所指之病时、病位和病证,《伤寒论》就如天书一样难读。如: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诸如阳明病小柴胡汤证、阳明病桂枝汤证、阳明病麻黄汤证等等,如果不能区分病时、病位和病证,就难以明白阳明病如何与小柴胡汤、桂枝汤、麻黄汤。这不只是阳明病的问题,“六病”皆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