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海禁的对与错,是与非

 思明居士 2019-03-13

一直以来,提到海禁,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想到的是它最为罪恶的一面,从未想到过,海禁政策对当时的社会,也存在好的一面,当然,我也不是在为明朝的海禁进行洗白,只是想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明朝海禁的对与错,是与非。

明朝海禁的对与错,是与非

明朝最早的海禁还是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止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早期的海禁政策,早期的海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商业,禁止中国赴海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当然朝贡例外,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对抗以元顺帝为首的蒙古贵族残余势力,防止这些退避塞外的势力劫掠边塞。

明朝海禁的对与错,是与非

从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出明朝海禁早期只是为了防卫,尽最大的可能在王朝建立之初,政局不稳的时候保护沿海居民,并且明王朝早期的海禁并没有严苛到“片板不得下海”的程度,禁止的只是商业的往来,并没有限制渔业,沿海居民还是可以乘坐小船出海打渔的。明朝海禁主要要防卫的一是沿海军阀余党,这里就不和大家多聊了,二是海盗,在这里我主要和大家说的就是海盗,海盗的来源主要是倭寇,也就是日本的浪民,武士。自元朝,日本的浪民武士就在日本割据势力的支持下长期进行走私行为,到了明朝建立初期,倭寇更是和残余军阀势力以及明朝的走私商贩相勾结,如明朝有名的胡惟庸“通倭叛国”案件,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明朝海禁,朱元璋更是在当时下令“片板不得下海”。

明朝海禁的对与错,是与非

明朝对外实行海禁还有经济上巨额贸易亏空的原因,除明朝走私猖獗之外,明朝对外贸易还有朝贡贸易,而所谓的朝贡贸易更多得像是大国宣威,往往是“来一返十”,特别是郑和其次下西洋,更是加剧国库的亏空,同时更有外国不法商人,海盗假冒他国使者上岸劫掠,以及骗取贡品,因此,渐渐明朝的海禁政策更加的严格,朝贡贸易也逐渐加禁。

明朝海禁的对与错,是与非

事实上,明朝的海禁并非一直如此严格,嘉靖三十三年,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联合俞家军荡平倭寇之后,不久,明朝对海禁有所放松,,隆庆元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据学界研究,当时明朝的产品诸如丝织品、瓷器、茶叶、铁器等,广受世界各国欢迎,而许多国家缺乏名优商品能满足明朝的国内需求,只好以白银支付所购明朝商品,引致白银大量流入明朝。据估计,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72年间,自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输入明朝的银元,至少在1亿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明朝国内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也为明朝中国商人积极参与当时已经建立起来的东亚及太平洋贸易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

明朝海禁的对与错,是与非

早期的明朝对海洋的政策虽然说过于激进和保守,但这也是和当时的政治形势相关,与国情相关。以元朝强大的实力,面对海上的敌人,尚未能取得胜利,更何况是刚刚创建的明朝,为了保护沿海的军民,为了维护国朝的统治,明朝过于高估敌人的结果就是实行严苛的海禁政策,但事实上,海禁的实施并不像政策的表面那么严苛,这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宝船可以看出,明朝的海上实力并不虚弱。后期的明朝海洋政策更是松动,比较全面的开放政策,是明朝的海洋贸易进入了繁荣时期,在东亚以及太平洋贸易圈中占据了一定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