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易被忽视的第二心脏:肌肉

 大隆龙 2019-03-13
肌肉是人体第二心脏

健康成人的心脏1分钟可以送出7升血,但是由于毛细血管遍及身体各个角落,流进毛细血管的血液要回到心脏,单靠心脏这一个”泵”的力量就显得不够了。特别是小腿和脚部,离心脏最远。

血从心脏流到脚尖,再流回到心脏的过程也较长,而且脚位于身体的最下端,所以流下去的血要是没有足够的压力,就很难顺畅地流回到心脏。这时,小腿肚和脚部的肌肉像′泵”一样,压迫血管使血液往上流经由小静脉、静脉,最后流回到心脏,使人体整个的血液循环得以顺利。


肌肉对人体的重要性


人体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力量,它维持着人体的基本生活能力。另外,肌肉力量不只是维持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它对于维持我们的健康同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肌肉是防治关节痛的卫兵

稳定强壮关节

身体的骨骼就像是一块一块的积木,积木和积木相接的地方就是关节,能把这些积木搭起来、固定住、不散掉,靠的主要是肌肉和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动作,保持姿势,稳定关节,产生热量,要想关节稳固,就要练好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肉强壮了就能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各种骨关节伤痛。

骨关节炎不仅表现在软骨退化,肌腱、肌肉也开始老化,肌腱的老化是弹性变差,伸缩性变差,肌肉的老化是力量的下降。有研究表明,骨性关节炎的病人肌肉力量会下降40%甚至更多。而肌肉力量的下降结果是失去对关节的保护,甚至减少关节软骨的血液供应。反过来加重膝骨关节炎的症状,两者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

膝关节周围肌肉衰退,支撑身体重量的力量就会不够,膝关节就会变得不稳定,我们就会感到膝关节痛。

一些中老年人或者是长期坐着不活动的人,经常会出现腰背痛。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长期缺乏锻炼,使得他们腰背部的肌肉萎缩,力量下降,无法很好的固定腰背部的关节,从而造成小关节错位、椎间盘脱出等问题的出现。

所以对付骨关节炎,需要肌骨同治。

肌肉是骨骼健康的守护神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一起列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三大杀手。因此,保护骨骼、增加骨密度,也就成为保护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骨骼都是被肌肉所包裏着的,肌肉强壮了,遇到意外时骨骼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护。

更重要的是增加肌肉力量的抗阻力运动可增加年轻人的骨密度,使中老年人延缓骨质丟失,有利于骨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

肌力锻炼改善膝关节炎

//

人老先老腿,老年人腿部肌肉力量丢失后,就会造成支撑不稳、行走不便,甚至跌倒。跌倒造成的骨折或者脑意外是老年人致死的原因之一练习肌肉力量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协调性和敏捷性,这些均能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锻炼小贴士
抬腿练习已经被证实能很好地起到锻炼膝盖周围肌肉的作用,抬腿可以分卧姿和坐姿两种。

卧位锻炼:平躺后,一腿屈曲或放松,患腿抬高30°,膝盖绷直不打弯,脚踝尽力背伸,保持脚踝、膝盖、大腿成一条直线,1分钟一次,10次一组,一天1-2组。


坐位锻炼:坐在凳子上,一腿屈曲或放松,患腿抬高25cm,膝盖绷直不打弯,脚踝尽力背伸,保持脚踝、膝盖、大腿成一条直线,1分钟一次,10次一组,一天1-2组。


将弹力带放置大腿中部,屈膝跪,双手与肩同宽,将一侧腿抬起,感觉臀中肌有酸胀感,并保持5秒,每组15个,重复3组。

30岁后,存钱不如存肌肉。

“储存肌肉”的最佳招数

中年人应该要懂得为健康储存肌肉。对于那些许久不运动的人,可以从身体负担小又简单方法做起,将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结合起来,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满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可以配合做一些我们上面提到的小动作,在体力不错的情况下还可配合包括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无氧运动,,增加肌肉量,防止其衰退。在饮食上要补充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鱼、禽、蛋、豆等为佳。

在我们通过运动、饮食增加肌肉及肌肉力量改善骨关节炎时,还可以注意补充一些营养软骨的药物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等。

专家介绍

 

     姚尧

     康复师

      博士在读,擅长骨科术后康复治疗,尤其在膝髋关节置换以及运动损伤相关疾病的术后康复及相关疾病的保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