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和饭局,你更喜欢哪一种? 在文章下面的评论区告诉我们 感觉别人的肩总是宽一点?那是因为并没有发挥自己肩部的潜力,潜力的发挥,不止是刻苦地训练,更是一些有效的方法论。 我们把先天骨架的借口放在一边,如果训练只是打水漂,把要做的动作做完,再强的计划也弥补不了,想身材在视觉上显得更大吗?那么肩的训练就要从这里改变! 动作的方式很重要 改善薄弱肌肉,我们必须花点时间提醒自己以正确的动作形式完成。肌肉训练再频繁,或者,就算用最好的计划去练,如果身体状态不好,也不会产生想要的效果。 当身体没有得到充分恢复,目标肌肉就无法被有效刺激。 以胸肌为例,不好的卧推动作往往使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的参与比胸肌要更多。肩部肌肉也如此,在做侧平举或反向飞鸟等动作,发力都很容易被上背部的斜方肌或其他肌肉所控制,如菱形、大圆肌和小圆肌。 推举这个动作的轨迹,对神经系统和结缔组织起到的作用比实际肌肉更大。你也许见过举重运动员,他们把大重量的杠铃,瞬间举到推举的位置,因为他们都是运动体型,同时他们不像健美运动员的肌肉那样发达。 他们的举重训练是爆发性的,而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下的时间还不足以刺激生长。当然,不是说需要慢动作完成,而是需要调动肌肉可以控制的速度来完成,感觉目标肌肉的收缩。 针对三角肌前束的训练动作——并不需要 训练计划中一般没有专门针对训练三角肌前束的动作,原因很简单,除非完全没练过肩,不然很少人会前束薄弱。胸肌和肩部训练做的推的动作,就已经充分练到前束。 构建一个理想的肩部训练计划 理想的肩部训练计划是基于大多数小伙伴的错误计划所修改的。首先,三角肌后束总是训练得最少,最容易被忽视,所以我们从三角肌后束开始训练,这样做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的训练。而且它将有助于给后面的训练动作做充分的热身。 通过训练后束,更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训练潜能。在后束训练后,进行自由重量的推举动作。最后也会做一个器械推举,但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做杠铃或哑铃推举都是比较稳打稳的。 训练在进行,力量将下降,平衡力和协调力也开始下降。自由重量训练之后,做两个不同的中束训练动作。最后,以器械推举结束,获得整体的肩部泵感。 三角肌中束的训练特别重视 一周两次训练,针对落后的肌群,不失是帮助其成长的有效方法。但对于大多数小伙伴来说,一周进行两次全面的肩部训练会导致训练过度。 前束会在胸部训练中一起被练到,后束同样在背部训练中也会涉及。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给它们额外的关注。发达的三角肌中束可以给肩部的外形更饱满,所以练肩后过两天或其它训练之后可以再进行一次中束训练,增加更多的肌肉质量和纬度。 什么时候增加一次中束训练由自己决定,但确保至少在练肩的48小时之后,否则,过度训练反而会弄巧反拙。 训练安排 接下来总共有四个训练计划。从第一个计划到下一个计划,交替进行两个不同的肩部计划,并且同样的有两个不同的三角肌中束额外训练。 训练重量逐渐递增,并且不要以牺牲动作姿势为代价。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肌肉的感觉。 推举是一种复合动作,这个动作不一定会像其他孤立动作更容易感受到,但是在其他训练动作中,应该关注肌肉的收缩并且获得良好的泵感。 也要花时间来热身,这对于自由重量的推举特别重要。 肩部训练计划1 训练动作 组数 次数 俯身哑铃侧平举 4 12 绳索面拉 4 12 坐姿哑铃推举 4 12, 10, 8, 8 哑铃侧平举 4 12 宽握杠铃直立划船 4 12 史密斯机推举 4 12 肩部训练计划2 训练动作 组数 次数 蝴蝶机反向飞鸟 4 12 单臂绳索俯身侧平举 4 12 杠铃推举 4 12, 10, 8, 8 器械侧平举 4 12 哑铃直立划船 4 12 器械推举 4 12 三角肌中束额外训练1 训练动作 组数 次数 单臂绳索侧平举 4 12 坐姿哑铃侧平举 7 10-12* 带*号:7组,重量相同,两组之间只有30秒休息 三角肌中束额外训练2 训练动作 组数 哑铃侧平举金字塔训练法 2轮 从一对轻重量的哑铃开始,做10-12次,然后增加重量并且没有休息,直到达到一个只能做6到8次的重量。然后减轻重量,继续,直到肩部充满了泵感,即使是较轻的哑铃也无法继续。 一轮的分化: 重量 次数 6kg 12 8kg 12 10kg 12 12kg 10 14kg 10 16kg 8 16kg 8 14kg 8 12kg 10 10kg 10 8kg 8 休息三分钟,然后再做一轮 下次面对镜子的自己,看到已经拉丝的肩膀,这就是想要的训练效果。除非你不想变强,不然这个计划值得你愿意出汗水付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