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天骨架再不好,你都能用这些方法把肩练宽

 扎西牦牛 2019-03-14

健身房和饭局,你更喜欢哪一种?

在文章下面的评论区告诉我们

感觉别人的肩总是宽一点?那是因为并没有发挥自己肩部的潜力,潜力的发挥,不止是刻苦地训练,更是一些有效的方法论。

我们把先天骨架的借口放在一边,如果训练只是打水漂,把要做的动作做完,再强的计划也弥补不了,想身材在视觉上显得更大吗?那么肩的训练就要从这里改变!

动作的方式很重要

改善薄弱肌肉,我们必须花点时间提醒自己以正确的动作形式完成。肌肉训练再频繁,或者,就算用最好的计划去练,如果身体状态不好,也不会产生想要的效果。

当身体没有得到充分恢复,目标肌肉就无法被有效刺激。

以胸肌为例,不好的卧推动作往往使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的参与比胸肌要更多。肩部肌肉也如此,在做侧平举或反向飞鸟等动作,发力都很容易被上背部的斜方肌或其他肌肉所控制,如菱形、大圆肌和小圆肌。

推举这个动作的轨迹,对神经系统和结缔组织起到的作用比实际肌肉更大。你也许见过举重运动员,他们把大重量的杠铃,瞬间举到推举的位置,因为他们都是运动体型,同时他们不像健美运动员的肌肉那样发达。

他们的举重训练是爆发性的,而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下的时间还不足以刺激生长。当然,不是说需要慢动作完成,而是需要调动肌肉可以控制的速度来完成,感觉目标肌肉的收缩。

针对三角肌前束的训练动作——并不需要

训练计划中一般没有专门针对训练三角肌前束的动作,原因很简单,除非完全没练过肩,不然很少人会前束薄弱。胸肌和肩部训练做的推的动作,就已经充分练到前束。

构建一个理想的肩部训练计划

理想的肩部训练计划是基于大多数小伙伴的错误计划所修改的。首先,三角肌后束总是训练得最少,最容易被忽视,所以我们从三角肌后束开始训练,这样做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的训练。而且它将有助于给后面的训练动作做充分的热身。

通过训练后束,更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训练潜能。在后束训练后,进行自由重量的推举动作。最后也会做一个器械推举,但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做杠铃或哑铃推举都是比较稳打稳的。

训练在进行,力量将下降,平衡力和协调力也开始下降。自由重量训练之后,做两个不同的中束训练动作。最后,以器械推举结束,获得整体的肩部泵感。

三角肌中束的训练特别重视

一周两次训练,针对落后的肌群,不失是帮助其成长的有效方法。但对于大多数小伙伴来说,一周进行两次全面的肩部训练会导致训练过度。

前束会在胸部训练中一起被练到,后束同样在背部训练中也会涉及。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给它们额外的关注。发达的三角肌中束可以给肩部的外形更饱满,所以练肩后过两天或其它训练之后可以再进行一次中束训练,增加更多的肌肉质量和纬度。

什么时候增加一次中束训练由自己决定,但确保至少在练肩的48小时之后,否则,过度训练反而会弄巧反拙。

训练安排

接下来总共有四个训练计划。从第一个计划到下一个计划,交替进行两个不同的肩部计划,并且同样的有两个不同的三角肌中束额外训练。

训练重量逐渐递增,并且不要以牺牲动作姿势为代价。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肌肉的感觉。

推举是一种复合动作,这个动作不一定会像其他孤立动作更容易感受到,但是在其他训练动作中,应该关注肌肉的收缩并且获得良好的泵感。

也要花时间来热身,这对于自由重量的推举特别重要。

肩部训练计划1

训练动作           组数     次数

俯身哑铃侧平举    4       12

绳索面拉              4       12

坐姿哑铃推举       4     12, 10, 8, 8

哑铃侧平举           4        12

宽握杠铃直立划船  4        12

史密斯机推举         4        12

肩部训练计划2

训练动作             组数     次数

蝴蝶机反向飞鸟     4         12

单臂绳索俯身侧平举 4        12

杠铃推举               4     12, 10, 8, 8

器械侧平举            4        12

哑铃直立划船         4         12

器械推举                4         12

三角肌中束额外训练1

训练动作        组数     次数

单臂绳索侧平举    4       12

坐姿哑铃侧平举    7       10-12*

带*号:7组,重量相同,两组之间只有30秒休息

三角肌中束额外训练2

训练动作                          组数

哑铃侧平举金字塔训练法    2轮

从一对轻重量的哑铃开始,做10-12次,然后增加重量并且没有休息,直到达到一个只能做6到8次的重量。然后减轻重量,继续,直到肩部充满了泵感,即使是较轻的哑铃也无法继续。

一轮的分化:

重量      次数

6kg        12

8kg        12

10kg      12

12kg      10

14kg      10

16kg       8

16kg       8

14kg       8

12kg      10

10kg       10

8kg          8

休息三分钟,然后再做一轮

下次面对镜子的自己,看到已经拉丝的肩膀,这就是想要的训练效果。除非你不想变强,不然这个计划值得你愿意出汗水付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