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会用麻黄,不是好医生

 观世音06 2019-03-14

整理:万家中医小万

今天万家中医大讲堂跟大家分享一下麻黄,我们学中药学的时候,学习的第一味药就是麻黄,学习的第一个方子,是麻黄汤。可是我们到了临床,有很多的人很少去应用这味药,从我看到资料来说,尤其解放前后、上海、广东等这些地方人们用麻黄用的非常的少。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老师,他提到一个说法,不会用麻黄的医生不是好医生,为什么人们不会用麻黄?我觉得主要是我们对麻黄这味药物了解得不够透彻,掌握的不太清晰,以及现代名医的宣传,导致我们对麻黄畏如蛇蝎,就特别害怕麻黄这味药。

麻黄有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恐怖呢?我们先回归经典,看古人是如何描述和应用的呢?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古人对药物掌握非常的深,看古人是如何说的,麻黄味是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我们上一次在万家中医学习的时候已经提到这个药物,几乎神农本草经上有一个定理,提到寒热这个词在一起的时候,它后面必然有癥瘕积聚,或者癥坚积聚之类的。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如果人体内有症坚积聚这样一个病因或者症状存在,那么它会导致另外一个症状是什么呢?就是有一个寒热,所谓的寒热,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相当于我们说水分的时候,有的地方水分太多,有的地方太旱,就是旱涝不均,那么我们用在人体来说就是一个寒热不均,比如说有的地方特别的热,另外的地方是特别的寒,可以来这样理解。

麻黄这味药,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我觉得这些没有太深奥的意义,而发表出汗,发表二字非常的好,为什么说发表二字好呢?药物中能发,发是透,表是表皮,就是透发,由内向外的一个现象。

去邪热气,为什么能去邪热气呢?就是因为它能发表出汗,它具有透发的功能,这种发表出汗是由内到外的一种状态,这是麻黄的一个个性,相当于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麻黄的个性就是调节你体内的气血阴阳,从内到外,这是麻黄的一个独特的地方,无论是发表出汗、除寒热、破癥瘕积聚都是有这样的一个效果。

麻黄还有另外一点,治咳逆上气,咳逆上气,跟我们所认识的发表出汗又不一样,说明了麻黄既可以由内到外,又可以由上往下行,这是麻黄的一个个性。

发表出汗,我们延伸开来说能干什么呢,可以不可以让你鼻涕很通畅的流出来呢?可以不可以让你汗顺顺当当的排出来呢?可不可以让你小便变得很通畅呢?可以不可以让你奶水畅通无阻呢?当然都可以,这就是发表出汗,我们由发表出汗这个词,我们就能想到麻黄,它能让人体内部的津液向外透发,向外调动的一个现象。

我受别人的启发,用麻黄汤来治疗女性产后因奶水流通不畅导致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乳房是红肿热痛的,她这个痛导致全身的无汗、怕冷、温度升高等等这么一些现象。如果我们借助于神农本草经来说,乳房的红肿热痛是不是一个癥坚积聚呢?患者身上有没有寒热之象?寒,寒在全身,热,热在局部乳房,因奶水不通而导致的,麻黄汤它就可以顺顺利利的让病人除寒热,通奶水,这个效果就非常的好。

治咳逆上气,我们常用的治疗咳嗽,哮喘的很多的方药里面都用到了麻黄。比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厚朴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等等,太多的方子里面都用了麻黄。用麻黄第一就是发表出汗的作用,第二个就是治咳逆上气,既可以让人体的津液由内向外透发,又可以让人的气机从上往下,所以我们不要把麻黄只想象成一个发汗的药物,如果这样认识,那就是我们的无知与偏见,所以我们学习要回归经典。

破坚瘕积聚在别的方药里面可不可以得到体现?仍然可以,比如说麻黄汤,我记得李可老先生,曾经用麻黄汤来治疗脑出血的昏迷症。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医案的时候,拍案惊奇,为什么呢?因为传统观念的麻黄无非就是用来治疗感冒,病人的脑出血堆积在那里,是不是一种症坚积聚呢?用麻黄来破癥坚积聚,说明了以下几点,第一麻黄是一个活血化瘀的药物,第二是发表出汗,那么它简简单单出的是汗吗?能不能把这个败血排出来呢?这些就需要我们去自己去悟,自己去想,这种病人是什么样的?整体是无汗怕冷的,脉象是浮紧的,我们关注于病人的症状,而不关注于西医所定的病名。

麻黄汤我们如何去用?有没有要注意的事项?第一,麻黄汤必须要饭后服用,这条一定要做到,第二,一般情况下要温服。温服,第一口味比较好,第二我们知道热升凉降,热性的东西都有个向上升,向外的这么一个向,所以麻烦汤热服的话,它会出汗,凉服它会立即消肿利尿的,这就是热服和凉服的不同。第三,特别是老人服用麻黄汤的时候,要注意几个事情,第一,晚上吃药的时候不要太晚,如果太晚的话会引起失眠,引起大脑兴奋的,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些,还有一部分的老人,吃了麻黄制剂会引起尿潴留的,所以我们应用的时候心里要有数,所以,我们就是关注于病人的这个症状,不过多的考虑西医所说的东西。

我曾经就知道,我学生用麻黄汤来治疗高血压。有一个人每次感冒之后血压就升高,他也吃了中药,一般传统的中医给他开镇肝熄风之类的药,但是没有效果,这个人血压高与感冒有关,脉象,学生说是有力的,有怕冷的现象,那么我们就依据这么一些迹象,怕冷,没有汗出,身体比较强壮,饮食也好,就用麻黄汤,结果随汗而降,随汗而解。

曾经一位老人告诉我一个家传的秘方,他们祖辈治疗脑血管的方子,这个方子我一看,里面用的麻黄,大黄,人家这样配伍非常的巧妙,一共就四味药,但是我只把这两味说出来。为什么呢?麻黄可以破癥坚积聚,大黄也有这样的效果,一升一降,可以说是明中医道理的人,才能组成如此经典的方子。

我给大家这样介绍,就是给大家一个思路,我们知道很多的经方都有寒热并用、同设寒热、通涩通补、温凉于一方,方子里面可能会有升有降,有攻有补,有寒有热,它完好地体现了这么一些,比如说麻黄汤,桂枝它也可以降气,但是还有补的效果,麻黄主散,一散一收,一升一降,非常的好。

提到麻黄,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是什么呢?麻黄入脑,伤、中风、伤寒、头痛,我们不要关注于头痛,头晕等,我们关注一个头就可以。为什么说麻黄入脑呀,我们古人有方叫做还魂汤的,主要就是麻黄。我们用小续命汤来治疗中风,中风的病变是在哪里,仍然是在脑,所以麻黄是可以入脑的,可以调理脑部的疾病。

这一种学说能不能为我们打开脑部疑难杂症,来给一个思路呢?它可以活血化瘀,破癥坚积聚,脑中瘤算不算一个癥坚积聚呢?大家可以这样去想一想,我们在万家中医大讲堂去讨论。

提到麻黄有太多的话题了,比如说麻黄药材的质量问题,好的麻黄,颜色有点发青,如果麻黄的颜色,有点灰,或者有点枯,它不是青色的、青绿色的,这个麻黄有可能是陈旧的,它的效果就不会太好。

古人的医案也曾经有报道,先开麻黄。举例来说,先开三分没效,五分没效,直接一两,结果出了医疗事故,为什么呢?前两次都是在一家药店买的,买的药材质量是陈旧的,质量不好,后来又换了一家,这家的药材质量好,药量太大了,结果病人出了事。所以我们也要关注一下药物的质量,服用方法,服用后的注意事项,这些都要注意才可以。

我们好多的老师都听过郝万山老师的视频课,郝万山老师视频课中提到一个大青龙汤过汗亡阳的事情。这个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其实我们在临床中用大青龙汤,伤寒论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写道禁忌症是什么呢?无少阴证。如果病人有脉微细但欲寐,那就不能用,或者病人的肾脉,就是尺脉太弱,那么这些现象我们也要高度引起重视,有可能不能用,为什么我们在伤寒论第四条提到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如果脉阴阳俱微呢?能去用吗?这就是原则性的错误,所以这些就是我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好与不好,如果掌握的好,就知道什么是禁忌症,避开禁忌症就是它的使用范围。

我记得曾经拜访过一个老师,老师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我们中医分阴阳,一分为二。无热即是寒,如果这个病人没有明显的热像,无论是症状,无论是体质、无论是脉象、无论是舌像,没有明显的热证,那就可以当作寒证,依据这个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无虚即是实,如果病人没有明显的虚象,我们这个时候用麻黄,用起来相对来说就放心很多。

关于麻黄,本经也把后时代的经典之中,也有很多的应用发挥,大部分的东西仍然还是在经典之中,我们明白了麻黄入脑,我们就知道坚与西的说法,人有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低级神经中枢要受高级神经中枢所指派,那么我们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在哪里?在脊髓在头脑,也就是说,麻黄它可以调节头部的问题,也就具有调节高级神经中枢的问题这个能力。

为什么续命汤有麻黄,为什么还魂汤有麻黄。仍然不出质量这一方面,所以大家要知道,为什么近代的人用麻黄来治疗阳痿呢,为什么在治疗月经不调的时候要加点麻黄,为什么治疗遗尿的时候来加点麻黄,这些仍然是麻黄入脑,它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关于麻黄的应用,就简单的跟大家说到这里,将来讲到具体方证的时候,我们在万家中医大讲堂再详细的谈一谈这药物在方子里面的方位,方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