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鞍区占位怎样鉴别?等你分析 | 读片专栏1033期

 zskyteacher 2019-03-14

沙漠之狼

2019年03月13日

临床资料

病史:

女,37岁,双眼视物模糊,头痛2年,加重2月。

病理结果:垂体瘤(侵袭性)

小   结

分析:

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约占颅内肿瘤的8% ~15%。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垂体瘤可分为非侵袭性垂体瘤( noninvasive p ituitary adenomas, NIPA) 与侵袭性垂体瘤( invasive p ituitary adenomas, IPA) ,一般认为IPA 介于恶性的垂体癌与良性的腺瘤之间。

MRI是IPA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明确显示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向和所累及范围,MRI增强检查更能显示出肿瘤向周围组织的侵犯。海绵窦受侵为IPA最常见的征象。除海绵窦受侵外, IPA向各个方向扩展,侵犯周围组织。认为鞍底骨质局限性破坏、穿破;肿瘤鞍上扩展室间孔被堵,双侧侧脑室扩大;肿瘤鞍旁扩展进入颅内、硬膜下或在海绵窦下、硬膜外,这些术中所见和影像学征象都可以诊断为IPA。IPA的鉴别诊断包括NIPA、脑膜瘤、脊索瘤等。

IPA的MRI表现海绵窦受累,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如蝶窦、枕骨斜坡、筛窦,甚至侵入鼻腔、额叶、颞叶脑组织等,而NIPA不具有这些特点。发生于鞍结节、鞍隔、鞍旁的脑膜瘤易与IPA混淆,脑膜瘤可以侵犯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增强后明显强化,如果在蝶鞍内见到垂体影像可以区分二者。另外脑膜瘤不表现“雪人征”,出血、囊变少见, IPA 少见钙化改变。

IPA侵犯斜坡时,需与脊索瘤鉴别,脊索瘤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组织,占颅内肿瘤的0.3% ,典型者常以斜坡为中心,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及散在钙化,较少引起垂体窝结构破坏,增强不如垂体瘤强化明显。结合CT扫描诊断通常不难,有时二者较难鉴别,需靠病理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