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部对中小学生阅读有新规,快速、高效阅读愈显重要!

 小桥流水1i79ra 2019-03-14

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明确规定:小学生阅读效率300字/分;初中生阅读效率500字/分;高中生阅读效率600字/分。从该规定可以看出,近年来,教育部对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育部对中小学生阅读有新规,快速、高效阅读愈显重要!

教育部对中学生阅读速度的要求,将直接体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上,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卷面字数达到1万字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知道,高考语文的考试时间是150分钟,除去写作文需要约45-60分钟,意味着在90分钟内完成1万字的阅读与答题,一分钟过目文字至少100字以上!

“今后,高考语文要让15%的人做不完!”难怪“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如此说道。高考语文难度的增加,实际上是促进中小学生要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例如,上海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需要阅读4000万字,即在9年时间里,学生要读400本书,平均每人每年要读45本书左右。但是,这个规定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他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64本。

教育部对中小学生阅读有新规,快速、高效阅读愈显重要!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阅读有4个关键时期:1、3-6岁“阅读习惯”养成期;2、4岁6个开始月-5岁6个月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期;3、6-10岁“文转图、图转文”的关键期;4、10-16岁“阅读能力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期!因此,家长要认识和把握好孩子阅读的关键时期,引导孩子学会先进的阅读方法,提高快速和高效的阅读能力。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呢?以下介绍两个专业的训练方法,并特别提醒家长,该方法是需要经过大脑训练专业教练,运用科学、专业的大脑训练技术才能进行的,家长或孩子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后才能实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学习快速阅读法

根据大脑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孩子经过大脑专业训练后,可以获得一目多行,甚至一目一页的阅读能力。具体来说,孩子经过专业训练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音读障碍消除,文字成像机能开启。2、阅读“音声化”现象完全排除,把文字信息“形象化”,直接的映入脑中。3、运用了“看→大脑”的阅读模式“文字形象化”。4、使学生获得“照相”阅读能力。

以上4种效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过训练之后,孩子的阅读速度一般可以提升3-5倍,每分钟阅读大于1000字,甚至更多,而且可以正确复述70-90%内容。我们如果能学会这种方法,那么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阅读速度了,我们可以快速看书,可以享受书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教育部对中小学生阅读有新规,快速、高效阅读愈显重要!

二、学习快速记忆法

快速记忆法是大脑教育专家,经过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科学记忆方法,所以也需要家长或孩子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获取和运用。目前较为有效的快速记忆法就是,首先开发孩子的眼脑直映潜能,即:把所读文字在大脑中转化成清晰、彩色、动态和立体的影像,而且部分可以听到声音、闻到味道、有触觉感受,感官灵敏,深刻体会和领悟书中内容。

快速记忆法与快速阅读法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会了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辅助以快速记忆的训练,就能实现阅读、记忆等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