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举措:有一项和今天的保险公司很接近

 思明居士 2019-03-14

今天,保叔和大家聊聊在我国古代,古人们所展现出的和现代保险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思想与举措。其实,大家很可能已经在书本或是电视剧里屡见不鲜了。

一.我国古代的"社保"——仓储制度的形成

我国自古就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说法,可以说这是最朴素的保险思想。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举措:有一项和今天的保险公司很接近

春秋时代,各个诸侯国形成了一整套的仓储制度。《礼记·王制》中"耕三余一"的思想,提议将每年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储藏起来,连续积储三年便可存足一年所需的粮食。

汉代汉宣帝时还开创了"常平仓"制度,在边郡搜筑粮仓,谷贱时提高粮价买入,谷贵时低价出售给百姓。

古代保险思想在隋唐时期达到了空前鼎盛的阶段,隋文帝时期出现了"官仓"和"义仓"制度,在国家支配下建立了完整的仓廪系统,以赈灾自助为目的,还包括了兵饷、俸禄、平准等职责。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非常完善而成熟的一套社会保险组织体系。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举措:有一项和今天的保险公司很接近

二.商业保险公司——镖局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流通领域的逐渐扩大,民间的保险也应运而生。明朝永乐年间以后,我国出现了负责押运货物和保障安全的镖局。

提到"镖局"这个名词,很多朋友们并不陌生,我们在看古装剧中就经常有"镖局"的剧情,镖师一般都是武功高强身手矫健的青壮年男性,一路护送货物,保障货物的安全。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举措:有一项和今天的保险公司很接近

古代交通不便,朝廷要想远距离调拨国库的银子,会让军队承接"运钞"任务。而普通百姓若想运送贵重财物,军队自然是靠不上的,只能依靠镖局。

当时,镖局业务繁忙。就商人,做买卖的而言,在外忙乎了一年,好不容易赚到一笔钱了,年底想回家购置房产或者兴建土木等,这时,就得委托镖局,护送沉甸甸的银钱回乡。甚至连钱庄也得求助镖局。想想,钱庄的金银财宝,数额巨大,要是让贼人劫上一票,那还不得破产了。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举措:有一项和今天的保险公司很接近

镖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货物运输保险的原始形式,是一种类似保险的民间安全保卫组织, 镖局旗下业务,分为六大镖系:信镖、银镖、物镖、票镖、粮镖、人身镖。

信镖,最早形成于驿站,专为朝廷押送各类往来信函。

票镖,在清朝中叶,随着票号的兴起而诞生,主要就是为票号押送银子。

粮镖、物镖和人身镖,形成于清朝末期,随着镖号的江河日下,镖局业务开始转向,专为富人押送各类衣物首饰,以及人身安全。

信镖、银镖、物镖、票镖和粮镖类似于财险;人身镖类似于寿险。

镖局承运货物的形式:交由镖局承运的货物俗称"镖码",相当于保险标的,货物经镖局检验按贵贱品质分级确定"镖力",相当于保险费率的厘定。镖局根据此收费签发"镖单",相当于保险单。发现了吗?镖局的这些手续与现代保险的承保手续大致相同。某种程度可以说,镖局就是我国古代的商业保险公司。

综合自网络,侵权删除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举措:有一项和今天的保险公司很接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