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AHA/ACC/HRS房颤管理指南更新中增加了两条新内容:
起搏器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指南更新为什么会增加这两条新建议呢? 因为有1/3的房颤患者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也就是说,每三名房颤患者中就有一人不知道自己有房颤。因为没有明显的不舒服,这样的患者很可能早期不会就诊,但是房颤的危害,如脑卒中、心功能不全等却依然是存在的,潜在的风险不能及时治疗和预防,反而更可怕。因此,指南专门推荐了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对无症状房颤高危患者进行筛查,尽早预防血栓栓塞、保护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前面提到的一些专业名词您可能不太明白,这里为大家解释一下:
那么这个心房高频事件和隐源性脑卒中又与房颤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些研究证据。 2012年公布的ASSERT研究[1]入选了2580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或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但在入选时不合并房颤的患者。监测3个月,根据有无心房高频事件将其分为AHRE组和无AHRE组。AHRE组患者在平均2.5年的前瞻性随访期间发生临床房颤的风险增加5.6倍。AHRE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或全身性栓塞发生率为1.7%/年,而无AHRE组患者的发生率仅为0.69%/年。 另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前瞻性研究显示[2],将入选的441例无房颤病史的卒中患者分为植入式心脏监视器(ICM)组及常规随访组,随访6个月时,ICM组中8.9%(19例)的患者检测到房颤,远远高于对照组的1.4%(3例)。随访12月时,ICM组检测到房颤患者则上升至对照组的7.3倍。 由此可见,已经植入了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如果监测到心房高频事件,或者是脑卒中患者不能明确病因,不能怕繁琐,要进一步检查寻找房颤的蛛丝马迹,提高房颤检出率,做到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降低房颤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HealeyJS, et al. 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the risk of stroke. N Engl J Med. 2012,366(14):1350-3. [2]Sanna T, et al. Cryptogenic stroke and underlying atrial fibrillation. N Engl J Med. 2014;370:2478-86.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
|
来自: niexiangwu > 《西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