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也是基层医院的,遇到这种情况,我是先用静脉推心律平150mg,在推注过程中要缓慢且要注意心电监护情况,一转复立刻停推注,若推完后仍不转复,且心率有所下降,但还是140-160之间,则继续观察,病人心悸不舒服对于预激合并室上速,要多留个心眼,注意血压情况,若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则可选用胺碘酮。 2.慎用洋地黄制剂,Ca离子拮抗剂。.对于心衰合并房颤的病人,可慎用洋地黄制剂,要注意有无低钾。 3.强调一点,对于一部分室上速的患者,心动过速终止后可能会出现长间 间歇,这是窦性停搏,及时的心肺复苏是必要的。
4.此类病人转复过程中易出现窦性停搏,有心肺复苏的可能,用药前一定同家属谈清,且签字。 工作7年,遇见较多PSVT患者,使用过心律平针,异搏定针,可达龙针,ATP针,食管心脏调搏术,未使用过倍他乐克针,西地兰针,腺苷针,及电复律,未参观过RFCA术。个人感觉异搏定的效果最好,当然可达龙最安全。个人经验觉得:选择复律药物前,要注意:患者发作持续的时间,既往心脏病史,QRS波是宽还是窄,血液动力学稳定与否,既往复律成功的经验。其中有ATP复律患者印象深刻,复律前已经交代了副作用,在转律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部压榨感,呼吸窘迫,面色潮红,恶心呕吐等不适,家属马上质问我“是否用错了药”,话音刚结束就转律了,患者症状消失,家属才理解了,那场面,只有自我镇定。 个人比较反感使用腺苷、ATP,它的优点就是立竿见影,如此即使无禁忌证患者的主观感受也是很差的,大多数患者会突然心率骤降到极低,甚至有短暂的停博。虽然有经验的医生胸有成竹,但病人却体验死亡感觉,说得夸张些是有悖医德,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不必要的创伤。若无明显的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情况大多数患者完全可以用维拉帕米、可达龙等药物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快则平缓复律,一般可以观察到心室率减慢--转为窦性的渐变过程,心率已降却未转成窦性时再做物理手法也可能有效,甚至是让病人深吸一口气就OK了。危重病人需要马上转复可以在注射镇静剂后电复律,患者一般无不良回忆。 我刚看到前几页的那些加分帖觉得豁然开朗,可找到好药了,腺苷这么好的药为什么我们医院心内的都不用呢,我在天津,经询问,我们这大点的医院,有权威的医院都很少用这个药,后来经过仔细查资料,向上级医师咨询才明白一点,药是好药,这么恶劣的医疗环境下用这个药真是危险,才明白幸亏没给病人用。 我以前还觉得异搏定相对安全,我们这的几个上级医师都爱用异搏定,往大医院同学那问了问,现在也不敢轻易用了,还是胺碘酮比较安全。 只要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室上速也不是什么大病,向病人解释清楚,用胺碘酮,虽然慢了点,但相对安全多了,而且一切快速的心律失常都能用,呵呵,这个医疗环境下,医疗安全是第一位! 以前室上速处理一段时间无基础器质性心脏病用心律平,后来用异搏定,前两年一直用胺碘酮,但一部分病人起效很慢,呵呵。上月来一病人,70来岁,男性,当时正在门诊,徒弟打电话过来,说是来一“心梗”病人,我说先给个吗啡,她说别的大夫给了安定,不放心,决定过去看看,过去一看,病人光说气上不来,胸闷,教拿心电图来:室上速,马上让测血压,因年龄大,准备用胺碘酮,血压出来是64/35mmHg,一看没法同胺碘酮,准备电复律。接下来给家属谈,觉者家属话比较难说,就先让用80mg多巴胺在盐水滴注,实在没办法就准备用胺碘酮了,正准备要推的时候,心电监护显示转为窦性,一颗提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楼上有一兄弟也是用多巴胺后才转复的,升高血压也是一种方法,能间接兴奋迷走神经,只是临床用的少,有时用一下还管用,这回可能是撞上了。有机会的话想试试其他的升压药。 理论上讲,室上速血流动力不稳定,首选电复律,谈话时病人家属自己认为只有需要复苏的人才用电击,所以在基层医院大多数医院应用不多,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基层医生也要小心。腺苷没准备用,因为患者年龄大,考虑可能存在潜在的心脏疾病,窦房结、房室结功能如果不好的话,会引起麻烦。 以前西地兰用也比较多,起效慢,尤其适合心能不全合并快速心室率的。前面有一兄弟说这类病人要慎用,不敢苟同,呵呵。心律平、异搏定等各位说的很多了,学习了。 一夜,一群人慌张背来一中年妇女,她刚和儿子吵架后觉心慌,头痛,以前也有类似症状求诊他院.急诊处理好转. 上监护:心率180次/分,室上速,BP180/110mmHg.考虑癔症.于对症处理: 1,安定10mg im 心痛定10mg舌下含服. 20分钟过后,心率140次/分,血压有所下降,但还稍高于正常. 2,心得安10mg po 过几分钟后,血压和心率都正常了,病人无不适.天亮就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