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睏——睡不醒

 金坛区 2019-03-14

作者:范怨武



什么是春睏?

春睏是因为季节转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寒冷的冬天,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和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则显得不足了。加上暖气温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人们就会感到睏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但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睏”是疾病的表现。比如:精神病发作前所出现抑郁症状;肝炎前期的低热嗜睡现象;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因体虚引起的睏乏。有人还发现,高血压患者在春天嗜睡,哈欠频频,很可能是中风的先兆。因此,疾病引起的“春睏”,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真以为,只有春天才会犯睏

No no no,来听两句打油诗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高气爽好玩耍,严冬难耐望来年。

感觉一年四季都有嘛!

春睏秋乏夏打盹,冬天睡醒没个准。其实,任何一个季节,都会有人出现这种嗜睡的情况。主要造成这种情况的因子,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湿邪——无论是外面的淫雨雾露,还是脾虚内生的湿气——都算。

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是铁,床是磁铁。一个能够在春天早起的人,你千万不要惹他,床都起得这么干脆,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开玩笑的啦!

还是说个医案吧

这是我14年的一个病例,这个患者,是我的一位作家朋友,那阵子,她对我说,她一天睡12个小时,觉得还是睏。

闹钟?

闹钟是什么?

完全听不到。

每天要有1万字的产出量,这种精神头,她觉得要完成工作量有点吃力,最终向我求助。

这个她长得白,有点瘦,但是舌是淡胖。

我当时只想到一个条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这应该是个少阴病!

于是,我也给一个方子,以前我最爱用来提神的方子,普通人喝了就跟打鸡血一样的方子——麻黄附子细辛汤(本方有小毒,非专业人士不要乱用)。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于是,我就分析病机,从外因内因去考虑。

外因之中,能引起嗜睡的,最明显不过的,就是湿邪——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

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阴滞气的疾动,妨碍脾的运化。

如果是外感湿邪,常见恶寒风热、虽然出汗但不热不退、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

如果是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

看到没,困倦,这个困倦,就包含了睏了想睡,睡了不想醒。

But

她住在郑州,那个地方,比深圳是干燥多了,明显从外来的湿很少。

于是我询问她的饮食习惯——得知她,好喝冰水,什么饮料,都得从冰箱里拎出来喝。过低温度的饮料,即是我们常说的寒凉。

喝多了,会怎样?——寒凉败胃。脾胃的阳气一受损,即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后,就开始睏顿了。

另外,她当时还喜欢吃梨、桃、酸奶等寒凉食品,也是损伤脾阳的东西。

最后,她的先生,也曾因为湿疹请我处方——由此可以推导她们家的饮食结构,有产生湿邪的部分在。

综合了以上部分信息(要开好方子,真心要会社会工程学啊),我决定给她除湿。

我拟了个方子。

用的是经典的除湿剂——平胃散——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我的常用剂量是:

炒苍术10g 姜厚朴10g 陈皮10g 炙甘草3g 生姜10g 大枣10g 

五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煎煮法:每剂药,3碗水泡2小时,直接大火煮开,转小煮再煮15分钟,倒出药汁,平分2-3次量,24小时内喝完。不煮二遍。

       这次用的药后,终于起效了,睡眠的时间缩断了,精神也好了很多。

因为平胃散,最初的剂型是散剂,所以,最后,我又把苍术厚朴陈皮三味药为主打成粉,每包3克的量,分成30包给她寄了过去冲水喝。

事隔两年,没有再犯这个毛病,当然啦,她也开始懂得忌口了。

宜忌

这个方子,比较平和,适合的人群有哪些呢?——人偏白,舌质比较淡比较白比较胖比较水有齿印、苔有些白厚带些滑腻,口比较淡,胃口比较差,胃里容易犯酸水,吃一点就饱,大便容易稀水——这一类人,是比较适合的。

也有一部分人是不适合的,特别是阴虚火旺之人,是不能喝了,喝了人更难受——人偏黑,面暗红,舌质比较瘦比较红比较干,苔是没有的。口容易苦,胃口可以,大便干硬,小便黄赤——这一类人,是不能喝的。

这篇文章,是三前年的3月份发的,后面又删了,打算重发,事隔太久了,给忘记了。

今天早上发现自己实在是睡不醒,又想起来了。

现在看这个案子,己是经五年前了,那会儿,用平胃散,后面我再运用此方用,合上五苓散,即胃苓汤,效果更佳。

怕化热,则去掉了桂枝。

遇到类似案子,同行可以试试此方——胃苓汤加减。

苍术10 厚朴10 陈皮10 炒白术10 茯苓10 猪苓10 泽泻10 石菖蒲3

前阵子,遇一患者。

她也是睡不醒,明明很早睡,可是到了第二天,还是很艰难才醒来,要是周末肯定得要睡到中午。醒来头还很昏沉。头重重的。

遇到现在这个深圳的阴湿天气,四肢还常常浮肿,脚趾丫手指丫,时不时的起几粒水疱,瘙痒。

说有什么特别的不舒服吧,倒是没有,就是人犯懒,身子很沉重。

坐着不动吧,觉得冷。

穿多一件,起来活动一下,又热得胸闷恶心。

口里还粘腻,吃饭不香,想吃辣的。

大便沾马桶。

于是她找上我。

我一看,就是湿困。

她说,可不可以不吃药,只扎针?

我说行啊!

于是给扎上了尺泽、阴陵泉,针上加艾条。

烧完了,就半小时过去了,起针。

她说,头上像开光了,清醒了,打趣说感觉可以再去读一个博士。

因为我逢一三五日早上上班,所以,我开针灸单子,都是人来了,就开一次,很少连续开一周这样。

隔了一天,这位患者又来,说范医生,你再给我扎几次吧!

我说为什么呀?

她说,你扎完,我这手指脚趾上的湿疹第二天就收了,而且,手脚浮肿好多了,人也精神了。

我说,那好吧,守不更方,再扎几次看看。

然后?

然后就好了。

最后还是给她开了几剂胃苓汤的颗粒剂备用,一旦反复,可以先喝上。

为什么反复?

深圳这时候的墙,都可以随时出水的,你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