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面对“抉择”如何取舍?掌握这种智慧受用无穷

 昵称32353910 2019-03-15

有时候我们对“道”的理解非常矛盾,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也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有“有缘千里来相会”的道理 ,也有“不是冤家不聚头”的道理;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也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道理等等。很矛盾,但又都是一件件被世人血泪教训总结而来。那么我们到底该相信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道”理呢?感悟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将“道”理辩证的带入客观实践,才能不因矛盾的道理而“道心”迷茫。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此章可理解为:踮起脚跟站立,不能持久;跨大步走路,走不远;只相信自己看到的,自己认为的,反而不能真正将事情看清楚;自己肯定自己的,反而不易被别人认可;自己夸耀自己的功绩,反而会失去功绩;自高自大,处处爱惜自己,不愿付出的人,反而不能长保,就好像人们都不喜欢剩饭,丑陋的形状一样。逆道而行的情况,行道之人不应该让自己处于那种环境。

每一天我们都有面对无数的抉择。有亲情、有利益、有原则,也有必要的决断等。该怎样取舍才能够最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明白一个前提,选择的目的是什么。想要一个长久呢?还是只要现在就好。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有抉择的“对与错”。“老子”的道是无为之道,要的是长久,教的是生存之道。但大道无形,刻意“无为”就有了形迹可循,悟的就不是“道”,只是道的一种“善”。所以抉择不是简单的选择而是一种道的“慧”和人的智相和的运用。合起来,人就有了智慧,既能把握当前,又能兼顾长远。“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就是行道者永远都不能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下,这里的“危险”可以是道的大势所向,也可以是自己“失道”的行为。欢迎留言点评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