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没有什么事情,是能够一帆风顺如人所愿的,经历风霜雨雪,是自然气候的常态,修道也不例外! 修到后来,一切无常,也就成了有常的过眼云烟,自然心无挂碍顺其自然,以平常心和清静心淡然对待。 至于待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修为境界,此应根据个人机缘根性而定,生来若无神仙骨,纵得真诠也枉然。 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玲珑剔透的说尽了世间万事万物的方方面面,真者见真,实者见实,虚者见虚,妄者见妄。 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和职业层面,都可以读出不一样的机缘,有丹道、养生、兵法、政事、商业、人伦、物理、科学等等等等方方面面的道理。 因此,各人的不同领悟和理解,都是收获和机缘,不应拘泥,一以论之。 下面我们两详解第十八章原文,旨在提供一个不同角度的视野,若言有不合,欢迎指出批评,这样更有利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01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大道本指自然天道,即广成子《自然经》所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然自然天道无形无象,是永远不会荒废的,能被荒废的,是符合自然天道的道理,指违背自然规律行事。 道之不存,德之不立,于是就只剩下仁义二字来勉而行之了。仁为道之所生,义为德之所养,利于宏道,行道自古艰难。 大成若缺,大巧若拙,真正的智慧,是一种简单平淡的质朴,与物混一,藏而不用,返璞归真。 智慧出,有大伪,是指把智慧层面的灵光,当成聪明机巧来用,于自然天理不合,古人常称之为歪门邪道,非道不正,行之逾矩也! 上述二言,是指由好居次,由次变质。 02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依上文所言,若放任歪门邪道之风盛行:偏离大道,仁义纠之;偏离智慧,机巧行世。 自然处处都是尔虞我诈凌霸横行,互害模式蔓延扩散,唯利是图,以至六亲不和人伦离散,精神意志虚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白昼交替,阴阳循环,寒来暑往,物极必反,此乃道之常也,有无相生,善恶互根,能量守恒互化。 所以六亲不和的时候,行孝敬慈,就显得无比光亮遵从了;社会腐败的时候,公正廉洁就显得无比忠诚担当了。 当黎明的曙光冉冉升起的时候,黑暗就会悄无声息地消融,这就是邪不胜正的自然原理。 修行之道也不例外,致虚极,守静笃,恍兮惚兮胎息生成之时,突然普化一声雷,玄门顿开,一灵独耀,虚室生白,瞬间豁然开朗起来…… 上述二言,是指由差到好,由暗到明。 心中有美好,心中有期待,心中有向往,光明自会到来! 不论身处多么糟糕的环境,不抱怨不放弃,坚持走下去,就会看到黎明的曙光和日出。 肥沃的土壤,才是春意盎然的生机,越是不利的环境,就越是积极能量转化聚合的根源! 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言简意赅,道理说尽也! 各人角度不同,见解有别,不应拘泥,应多读原经文,深悟其髓。 您又怎么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