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星堆出土文物和中原文明为何有巨大差异,三星堆是外来文明么?

 昵称55301288 2019-03-15

四川三星堆遗址的时间范围大致对应于黄河流域的商朝,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风格却和商代的大相径庭,有些甚至带有外域文明的印记。这就让许多人产生疑问:是谁创造了三星堆文明?这种差异从何而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都不同于商朝,其少量出土的玉器和陶器,和中原文明还是很相似的,差异最大的是祭祀坑中出土的祭祀用具。

1、数量众多的象牙。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整根整根的象牙,长度在1.6-1.8米,从体型上来看属于亚洲象。关于象牙的来源,有人认为是来自东南亚,也有人认为产自本地或者中原地区。因为商代的气温远远比现在湿润,河南就有许多大象活动,所以四川产象牙并不奇怪。

但从商代出土的许多象牙制品来看,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比如梳子、刀、杯子等,还没有见过整根未加工的象牙,可见商代的象牙并不具备宗教祭祀内涵。但三星堆出土的象牙则不同,它们被整齐的码放在祭祀坑中,带有强烈宗教祭祀的含义。

2、眼睛突出的青铜人像

三星堆遗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出土了大量眼睛突出的青铜人像、面具,这和商代的风格完全不一样。三星堆文明为何要把眼睛如此“突出”的表现出来呢?

有人说,因为青铜像所雕刻的不是黄种人,而是白种人。更有人说,是类似于“灰人”的天外来客。而他们明显区别于中国人的特征就是大大的眼睛,所以才会在青铜人像中把眼睛突出的表现出来。

其实四川地区一直盛产“大眼睛”。汉字“蜀”有两层原意,一是从虫(蚕),一是从目。古人认为,四川地区有两大特征,一是盛产桑蚕,二是那里的人眼睛都很大。比如古蜀国的第一位国王叫蚕丛,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目纵”,也就是眼珠突出。所以三星堆遗址里的这些青铜人像很可能就是古蜀国的贵族,并不是什么白种人。

3、金仗

三星堆还出土了一根金仗,金仗是裹在木枝上的,出土时木枝已经碳化,只留下了裹在外面的金箔。金箔上刻有美丽的图案:两个前后对称,头戴高冠面带微笑的人头像、两支两头相对的鸟和两条两背相对的鱼。在它们的颈部,都叠压着一根似箭翎的图案。

有人说,这根金仗就是权杖,而权杖则是西方文明的代表物品,说明三星堆文明源自西方。其实我们中国也有权杖情节,比如良渚遗址就出土了玉仗,三星堆有金仗并不奇怪。

而金杖上图案有鱼有鸟,则很可能代表着它的主人是古蜀国的第二任国王——鱼凫。

所以三星堆文明很好契合了我国文献中关于古蜀国的记载,它当是生根于四川的地区的原生文明无误。而四川地区受限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在商代时期不便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文明产生大量交流,而当时宗教因素在政权中拥有很高的地位,所以才会发展出风格不同于中原文明的样式。

虽然三星堆还有很多未解之谜需要人们去探究,不过我相信,三星堆文明是我们绚烂多彩的中国文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