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辨治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学中医书馆 2019-03-15

孙某,女,42岁,郑州人。3年前经检查诊断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3年前又出现颜面下肢水肿,近因病友介绍前来诊治。刻诊:两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眼球突出,心悸、多汗、心胸烦热,手指颤动,形体消瘦,大便干结,倦怠乏力,舌质暗红夹瘀紫,苔黄略腻,脉沉略涩。辨为瘀热夹风痰证,治当泻热化瘀,息风化痰,给予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与藜芦甘草汤合方加味,桃仁10g,大黄12g,桂枝6g,芒硝6g,水蛭6g,虻虫6g,藜芦3g,红参6g,海藻24g,牡蛎24g,炙甘草10g。6剂,第1次煎4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次服150ml左右,每天分早中晚3服。

二诊:大便通畅,汗多略有减少,以前方6剂。

三诊:大便溏泻,心胸烦热好转,以前方变大黄为9g,6剂。

四诊:心悸减轻,仍倦怠乏力,以前方变红参为10g,6剂。

五诊:手指颤动减轻,心胸烦热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

六诊:倦怠乏力好转,大便正常,以前方6剂。

七诊:自觉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略有变软缩小,多汗止,以前方6剂。

八诊:自觉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变软缩小,为了巩固疗效,又以前方治疗150余剂,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基本消除;之后,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分早中晚服,除了眼球突出未恢复正常外,其余诸证悉除。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两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脉沉涩辨为瘀,再根据手指颤动辨为风,因大便干结、心胸烦热辨为热结,又因苔黄略腻辨为夹痰,以此辨为瘀热夹风痰证。方以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泻热逐瘀,消肿散结;以藜芦甘草汤息风化痰止颤,加海藻软坚散结消肿,牡蛎软坚敛阴止汗,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