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李白,估计很多人都熟悉,毕竟“诗仙”的名号响当当,李白作为盛唐文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句狂傲不羁,他的一生活的随性自由。 ![]() 而李白的诗歌创作,离不开酒,很多诗歌作品皆是在他饮酒之后所作,且不经过任何修改,全篇一气呵成,古人常说“三步成诗”,而李白是“醉酒成诗”。 虽然,李白自认为自己的作品无懈可击,但是流传到后代文人那里,很多人却并不买账,认为李白的原诗不够好,为此有些人就真的对李白的原诗下手了。 ![]()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李白的《将进酒》,其中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句就是后是文人改动后流传下来的版本,李白原诗其实是“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是不是李白的原诗更狂气,但是可能后人觉得“死尽”过于阴晦,所以便改动了。 无独有偶,人人皆知的李白经典诗歌《静夜思》也曾遭后人篡改,目前课本里的《静夜思》就是改动以后的版本。 ![]() 那么李白原诗是哪样的呢? 《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 《静夜思》被改动三次 第一次修改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在刊行的《万首唐人绝句》中,第三句“举头望山月”,被修改成了“举头望明月”。 第二次修改就到了清康熙时期,民间刊行的《唐诗别裁》,将“床前看月光”改成了“床前明月光”。 第三次到了清乾隆年间,文人们结合前两家的修改,最终定稿,由此才有了现在流传的版本。 ![]() 而修改之后的《静夜思》,因为朗朗上口,意境唯美,于是成了很多人的启蒙诗。 但是对比,李白原诗和现在的版本,不难看出,李白原诗或许更严谨,也更诗意,李白原诗里面没有一个“明”字,却暗藏了一个“明”字,第二句“疑是地上霜”在地上能够照出银光的一定就是明月了,而后人改动添加的“明”字似乎有点画蛇添足了。 而第三句举头望“山月”,山月似乎比明月更有意境。 ![]() 另外,再多说一句,李白《静夜思》里的“床前”可不是真的“床”,而是“井边、井栏”的意思。 ![]() 对于李白的《静夜思》原诗,和现在课本上流传的版本,你更喜欢哪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