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晚蚕砂五钱(15g) 生苡仁 大豆黄卷各四钱(各12g) 陈木瓜三钱(9g)川连姜汁炒,三钱(9g) 制半夏 黄芩酒炒 通草各一钱(各3g) 焦栀子一钱五分(5g) 陈吴萸泡渍,三分(1g) 【用法】 以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 【功效】 清热利湿,升清降浊。 【药理作用】 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调节肠胃平滑肌等作用。 【适用范围】 1.中医病证 湿热霍乱证:霍乱吐泻,腹痛转筋,口渴烦躁,舌苔黄厚,脉滑数。 2.西医疾病 急性肠胃炎、肠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湿热霍乱证者。 【知识要点】 1.蚕矢汤组成中药效与用量之间的必然关系,煎药与服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功用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医证与西医病之间的互补关系。 2.掌握黄连配栀子、黄芩,薏苡仁配大豆黄卷、木瓜,半夏配吴茱萸、蚕砂之间的用量及相互作用关系。 3.方中木瓜配薏苡仁治疗①病变以腹泻为主,旨在化湿利湿止泻;②病变以转筋为主,旨在舒络和筋。 【临床运用】 1.用药特点:方中用黄连、黄芩、栀子清热燥湿止利;薏苡仁、木瓜、通草利湿,薏苡仁偏于健脾,木瓜偏于和胃,通草偏于通利;半夏、吴茱萸、蚕砂苦温燥湿,半夏偏于降逆,吴茱萸偏于温阳,蚕砂偏于通痹;大豆黄卷芳香化湿,方药相互为用,以清热利湿,升清降浊为主。 2.用量特点:方中用药10味,清热燥湿药3味如黄连、黄芩、栀子,用量总和是19g;利湿药3味如薏苡仁、木瓜、通草,用量总和是24g;燥湿药3味如半夏、吴茱萸、蚕砂,用量总和是19g;芳香化湿药1味如大豆黄卷,用量是12g;其用量比例是近3∶4∶3∶2,从用量分析方药主治,病是湿热霍乱证。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0.实用中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