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龄幼儿常规培养的实践研究

 五千韧月 2019-03-15

      摘要:本研究是立足于建构混龄幼儿良好的班级常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了解园所两个混龄班一日生活常规建构的现状,总结混龄班一日生活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研究者以幼儿、教师、家长三方面切入,在常规的实施途径、呈现方式、家长资源等方面总结提炼一套对混龄幼儿常规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混龄教育   班级常规   混龄幼儿常规培养 

      幼儿阶段是孩子秩序性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常规教育有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班级生活及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同时为幼儿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成为一名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独立性强以及生活态度积极的人奠定基础。[1]同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社会领域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2]可见,一日常规管理是组织好一日生活的重要保证,并且对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1.研究背景

1.1 混龄幼儿常规建构现状

      在实际的教育现场,研究小组对班级老师进行访谈且定点观察班级幼儿,发现班级常规中有部分不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常规内容,并且幼儿在执行常规的过程中,多处于被动状态,时常看见大小结对的幼儿发生争吵,比如在大年龄幼儿给小年龄幼儿示范工作时,会听见大年龄幼儿因小年龄幼儿学不会而发出的埋怨。甚至个别幼儿直接忽略教室的规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参加班级活动。从而老师对于孩子的种种需求,需因材施教、亲力亲为的班级常规建立方式让其分身乏术,并且效果甚微。教室常会出现小班入厕需要老师帮忙,中班同伴又起冲突了,而大班又因分工不均闹得不可开交的局面。

1.2具体问题解析

      通过对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与教师的访谈,总结出现阶段班级常规建构出现以下四个问题:

1.2.1混龄班中教师制定的一日生活常规的部分内容存在不合理性

      常规内容的不合理性指的是教师在制定常规的过程中,缺乏对3—6岁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分析,为了班级教育活动步调的统一,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孩子,从而忽视了混龄班级幼儿发展的差异性。

1.2.2一日生活常规制定过程中,幼儿缺乏参与性

      混龄班的一日生活常规内容的确定,大部分是教师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直接规定,幼儿所处的地位比较被动,这样一来幼儿是很难真正体会到教师制定的常规的意义。

1.2.3常规内容呈现形式单一

      在混龄班级中教师对于常规内容的呈现,多采用口头表述的方式,形式单一,多次重复的语言表述,让幼儿对常规内容产生了厌倦的反应。

1.2.4家长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班级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及时,导致幼儿园与家长对幼儿常规培养的不一致,加大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难度。

      究其原因,一方面班级教师对于混龄班级一日生活常规的目标定位和管理策略出现偏差;班级自由环境创设的不足,使得幼儿缺乏参与常规制定的主动性,并且在形成“大带小,小学大”一对一模式的过程中,由于异龄间的互动水平不高,增加了建构良好常规的难度,另一方面家长沟通方式的单一与内容的不精确,使得家长配合力度不够,无法形成真正的教育合力。

2.混龄幼儿常规的概述

2.1混龄教育

      混龄教育指的是将3—6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中进行游戏、生活和学习的教育组织形式。[3]

2.2班级常规

      班级常规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4]简而言之,它是班级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幼儿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

2.3 “大带小,小学大”一一结对模式

      教师利用混龄优势,将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一对一,大小结对”。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具体的异龄同伴交往方法,以提高异龄互动水平,逐步引导幼儿相互帮助,从而形成有序的班级常规及环境。

      在混龄班级中,3—6岁的幼儿在一起游戏、生活和学习,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通过相互观察、学习与模仿获得发展。混龄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具有久远的发展历程。在古德纳德和安德的著作《无年级学校》中,被学者逐渐重视,并展开研究,在一些研究成果中,发现混龄教育培养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上比其他普通班级的幼儿更具优势。

3.研究方法

      研究中主要采用观察、访谈与行动研究三种方法推进项目的实施,观察法主要用于对幼儿行为的分析与追踪;访谈法则是对混龄班级老师进行实地访谈,将两种方法的结合,从而完成收集混龄班级常规建构的原始资料,并在行动研究中进行资料的分析与策略的提炼,并将策略运用到教育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反思,最终总结出一套对混龄班级常规建构行之有效的方法。

4.研究结果

4.1教师树立科学的混龄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内容制定理念

      在建构混龄班级良好常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理念。根据班级“异龄”的核心特点,基于异龄幼儿的发展差异,对幼儿常规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上有层次性的计划与安排,树立科学的常规制定理念。

4.1.1全面深入的观察分析幼儿,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教师需要认识到混龄班级常规的特殊性,常规内容的确定是基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去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观察方法,确定好观察的目标,时刻记录幼儿执行常规的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获得经验和巩固常规。

4.1.2常规内容师幼共同制定

      师幼共同制定是指在一个平等自由的环境中,教师组织幼儿,针对班级的一日生活常规中的问题,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最后确定一个教师和幼儿都认同的常规要求。在实践探究中,班级老师在班级一日活动中设置了一个团讨环节,每天在结束蒙式工作时,班级所有的人都围坐在团讨线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也会多样,有时是情境表演,有时是问题式讨论,有时是步骤示范,如:在工作时间,老师发现有幼儿会站在别人的工作旁观看,并时不时伸手去操作别人工作。老师采用问题时讨论,该怎么处理呢?幼儿认为我们应该禁止小朋友观察工作。教师认为,如果需要观察别人的工作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把小手放在自己的背后。最后大家决定,小朋友可以观察别人的工作,但是需要把手放背后,不然就停止工作。这样幼儿因为参与到常规制定中,对于这个常规有了认同性,会更加自觉的去执行。

4.2采用多元的途径进行一日生活常规实施

      混龄班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异龄幼儿会参加很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活动,针对不同的活动,教师需要对各年龄阶段的幼儿采用不同的观察和探索手段进行一日生活的常规实施。

4.2.1发挥混龄优势,提高异龄互动水平,形成“大带小,小学大”的良好模式

      混龄教育的核心特点是“异龄”,从而带来的混龄优势形成了教育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因此教师对如何激发异龄幼儿相互之间学习的动机,提高异龄互动水平,进行了不断的探究。教师尝试利用混龄优势,为幼儿提供科学且适应的互动机会,促使班级形成“大带小,小学大”的良好模式。在实践中,班级老师在对幼儿已有经验、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等方面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下午的小组学习中,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开展班级特色的绘本阅读活动,在多样的阅读当中增进幼儿的互动。并在毕业季策划组织了班级升班仪式,在升班仪式中,班级小班幼儿在舞台上大胆的表现自己,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送上美好的祝福,并接受大班幼儿赠送在班级工作中具有升班意义的作品。幼儿在具有仪式感的交接中,再次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与责任,可以有效的促进班级异龄结对良好模式的形成,还满足了他们对“成长”的渴望。[5]

      这样的异龄互动方式,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的同伴交往方法,对班级良好常规的形成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4.2.2多种常规呈现形式相结合

      班级常规呈现的形式,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语言进行,还可以结合班级环境,将常规内容融入到班级的环创中,比如我们根据班级的团讨活动,在班级画置了一个椭圆形的团讨线,每当团讨时,孩子们就会自主的沿着团讨现围坐成椭圆形与教师展开讨论活动。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还尝试利用手部动作向幼儿呈现常规,比如,在幼儿进行区域工作时,如果有幼儿在快速的奔跑,我们就会将右手两指放在左手手掌移动,表明幼儿需要慢步走。将语言、动作、环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丰富常规呈现方式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帮助幼儿内化班级常规。

4.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时间,交流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表现,让家长在家中也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家园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根据混龄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教师采取多样的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商量如何能够更好促进幼良好生活常规的形成,要求家长在家中如何配合和指导,真正的实现家园共育。[6]在实践中,教师的家长工作的方法都会有一个比较系统规划,具体如下:

(1)通过幼儿园07baby网络交流平台,每隔两周给所有幼儿进行在园反馈,其内容包括幼儿学习记录,幼儿教育故事;幼儿生活记录等,家长通过平台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幼儿的在园动态,并且在家长的回复中,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2)每一个学期初与学期末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谈话:一方面让让家长熟悉教师,同时让家长加深对混龄班级的特殊性的了解;在学期末,老师则是通过幼儿的个案记录,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学期发展情况,以及介绍老师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幼儿下学期个人发展计划。

(3)召开家长会,每学期开学第四周,班级老师会召开一次体验式家长会,并且会根据班级发展需要确定不一样的主题,如在第二学期,家长会主题是《好习惯助力好人生》,过程中设有游戏环节,通过游戏让家长了解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并一起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引领下一起分享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让家长有法可循,共同建构幼儿良好常规。

(4)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中期班级会进行家长开放日,幼儿邀请家长来到班级进行观摩,家长来到班级通过观察自己的孩子,更加直接的了解到幼儿的工作状态,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了解,针对性的配合班级一起进行常规培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