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和尚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之魂

 逸心茶舍 2019-03-15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多元文化的统一,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绝无仅有的一种从未间断过的、代代传承的文化。一种文化能够如此代代传承,其中必定潜藏一种属于自身特有的“灵魂”,这种“灵魂”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之魂。
  关键词:传统文化;贵和;尚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多元文化的统一,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绝无仅有的一种从未间断过的、代代传承的文化。一种文化能够如此代代传承,其中必定潜藏一种属于自身特有的“灵魂”,这种“灵魂”绵延不绝地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是别人学不会也拿不走的,这种“灵魂”一旦与中华民族的其他方面能力整合而形成一种系统能力,那将是坚不可摧的。笔者认为,这种“灵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之魂。
  一、传统文化中的“贵和”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和为贵”、“贵和尚中”、“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精神。“和”在古汉语中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就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和睦、融洽。例如:在儒家经典《论语·学而》中,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开篇即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并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解释。中国人历来崇尚和谐,把达到和谐状态视为国家政治的最高目标。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精神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主张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强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强调人类应当而且必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儒家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来很多观点。孔子主张以“仁”待物“成物成己”。他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很显然,他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孟子提出“仁民”、“爱物”等主张。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古时这种限渔、禁樵措施,反映出古人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当然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人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生态伦理观念,反对向自然过分索取,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二)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的前提,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是古人的一种美好憧憬和向往。古人提倡和顺、和睦、和美、和解的宽和处世态度,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在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子便提出了“明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义则争,争则乱,乱则离散,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2]荀子的观点为,人之所以役使牛马等物,原因在于“人能群”,组成了社会。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的根本区别,在于“以义而分”,即根据一定的礼义原则划分等级和进行职能分工。正是这种“以义而分”,社会才能达到和顺、和睦、和美、和解的和谐状态,才能形成强大的内在精神和动力。荀子的言论告诉我们,个人要想生存,就离不开社会,而社会要想稳定,就离不开其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中国古人有过很多精辟的见解,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等。
  二、传统文化中的“尚中”精神
  中国“和合”文化集中体现在儒家的“中庸”思想中。“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做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论语·雍也》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即经常遵守一定的标准,既不能“过”,亦不能“不及”,这是中庸的品德。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一品德体现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谐的价值目标;体现在人们生活实践中,就是守中、不走极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物极必反”、“真理向前迈出半步就会变成谬误”等都是讲的这个道理,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并协调好各种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运用“中庸之道”的根本目的是为达到社会群体的稳定和谐,一旦实际运用起来,就要面对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关系,就要考虑到处理问题的分寸是否恰当,因此,能否很好地运用“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实践问题。为此,古人提出了如何运用好“中庸之道”的一些有借鉴价值的观点。
  三、贵和尚中文化精神的功能
  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发挥过重要的功能。概括地说,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民族凝聚功能。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可以超越地域、阶级、时代、种族的界限,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聚为一体,同心同德为民族的利益和长远利益不懈奋斗。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抵御外侮。这些,都是与贵和尚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人们的滋养分不开的。这种文化传统,对于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曾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精神激励功能。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国家与集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把天地人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并努力创造三者之间的和谐,以维护整体和谐为己任,并把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看做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样一种共同的文心态,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4]
  第三,价值整合功能。中国文化中的贵和尚中的基本精神,在华夏民族的孕育、形成和发展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同样,全面统一的中国文化的成熟,也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贵和尚中文化,是全社会广泛认同的文化观念,也是全社会必须付诸实践的文化观念,它超越了地域和阶层,超越了时代与民族,成为牢固的文化心理,代代传承,不为外来力量所打破、所改变,并且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像一个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形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在当今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2] 章诗同,注.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3] 左丘明,著.左传[M].蒋冀骋,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6.
  [4] 段虎.传统化中的贵和尚中精神,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200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多元文化的统一,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绝无仅有的一种从未间断过的、代代传承的文化。一种文化能够如此代代传承,其中必定潜藏一种属于自身特有的“灵魂”,这种“灵魂”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之魂。
  关键词:传统文化;贵和;尚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多元文化的统一,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绝无仅有的一种从未间断过的、代代传承的文化。一种文化能够如此代代传承,其中必定潜藏一种属于自身特有的“灵魂”,这种“灵魂”绵延不绝地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是别人学不会也拿不走的,这种“灵魂”一旦与中华民族的其他方面能力整合而形成一种系统能力,那将是坚不可摧的。笔者认为,这种“灵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之魂。
  一、传统文化中的“贵和”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和为贵”、“贵和尚中”、“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精神。“和”在古汉语中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就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和睦、融洽。例如:在儒家经典《论语·学而》中,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开篇即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并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解释。中国人历来崇尚和谐,把达到和谐状态视为国家政治的最高目标。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精神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主张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强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强调人类应当而且必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儒家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来很多观点。孔子主张以“仁”待物“成物成己”。他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很显然,他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孟子提出“仁民”、“爱物”等主张。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古时这种限渔、禁樵措施,反映出古人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当然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人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生态伦理观念,反对向自然过分索取,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二)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的前提,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是古人的一种美好憧憬和向往。古人提倡和顺、和睦、和美、和解的宽和处世态度,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在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子便提出了“明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义则争,争则乱,乱则离散,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2]荀子的观点为,人之所以役使牛马等物,原因在于“人能群”,组成了社会。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的根本区别,在于“以义而分”,即根据一定的礼义原则划分等级和进行职能分工。正是这种“以义而分”,社会才能达到和顺、和睦、和美、和解的和谐状态,才能形成强大的内在精神和动力。荀子的言论告诉我们,个人要想生存,就离不开社会,而社会要想稳定,就离不开其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中国古人有过很多精辟的见解,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等。
  二、传统文化中的“尚中”精神
  中国“和合”文化集中体现在儒家的“中庸”思想中。“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做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论语·雍也》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即经常遵守一定的标准,既不能“过”,亦不能“不及”,这是中庸的品德。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一品德体现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谐的价值目标;体现在人们生活实践中,就是守中、不走极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物极必反”、“真理向前迈出半步就会变成谬误”等都是讲的这个道理,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并协调好各种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运用“中庸之道”的根本目的是为达到社会群体的稳定和谐,一旦实际运用起来,就要面对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关系,就要考虑到处理问题的分寸是否恰当,因此,能否很好地运用“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实践问题。为此,古人提出了如何运用好“中庸之道”的一些有借鉴价值的观点。
  三、贵和尚中文化精神的功能
  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发挥过重要的功能。概括地说,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民族凝聚功能。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可以超越地域、阶级、时代、种族的界限,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聚为一体,同心同德为民族的利益和长远利益不懈奋斗。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抵御外侮。这些,都是与贵和尚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人们的滋养分不开的。这种文化传统,对于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曾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精神激励功能。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国家与集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把天地人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并努力创造三者之间的和谐,以维护整体和谐为己任,并把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看做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样一种共同的文心态,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4]
  第三,价值整合功能。中国文化中的贵和尚中的基本精神,在华夏民族的孕育、形成和发展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同样,全面统一的中国文化的成熟,也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贵和尚中文化,是全社会广泛认同的文化观念,也是全社会必须付诸实践的文化观念,它超越了地域和阶层,超越了时代与民族,成为牢固的文化心理,代代传承,不为外来力量所打破、所改变,并且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像一个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形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在当今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2] 章诗同,注.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3] 左丘明,著.左传[M].蒋冀骋,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6.
  [4] 段虎.传统化中的贵和尚中精神,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2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