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文化,我们也许会脱口而出 :东西方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也许会将饮食文化、装潢文化、服饰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甚至流氓文化等都要附会到文化上来,我们的生活也处处顺理成章,被过度人为的包围在文化里。 在这个物质鼎盛的时代,我们受此影响,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体现在人类性别上,似乎失去了明显的本质差异;体现在意识形态上,似乎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 体现在物质世界里,我们似乎因过度的修饰与需求而将自己陷入生存的困境。空气污染,自然灾害,物种濒危,恐怖袭击...这些不约而同的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在寻找出路。如何让我们自己走出困境? 就此话题,分享一下不成熟的见解,恳请各位有识之士与我们共同发心,让我们自己走出沼泽,与此同时,将愿心化为行动,我们暂且称之为:导正文化,拯救你我。 我们首先谈一下文化。文化,顾名思义,花样,即为花样,一定有别。我们传统文化的大前提是求大同,存小异,因而我们的诸多文化形式,如书法,绘画,戏剧文字,音乐,舞蹈等,都成为承载我们特有思想意识形态的载体,我们只有一个原则:思无邪,美且善。 我们毫无坚守地接受一切外来文化形式,思想潮流,却遗失了我们本有的精神家园,我们成了邯郸学步中的赵人之子,进而无所适从,我们没有让文化去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任本能的需要,演化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之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 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车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我们总是企图按世俗标准活得像样些。 明明营养已够,但所谓饮食文化却把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奢华的地步,催生了很多富贵病,进而在自己无休止的欲望里作茧自缚,各领域诸如此类盲目欲求的无限膨胀已登峰造极。 我们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这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球性的文化、教育的灌输,误导了全人类,乃至高科技无限制的泛滥,不禁让人类恐慌。 有了人工智能,人类还有事做吗?伦理何在?道德何在?自然何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在本应从属人类自己的故事里,盲目的落入机器人参演的闹剧。 因此,我们有必要为文化正本清源,为真正的自己寻求怡然自得的心灵佳境。那么,拯救你我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综上所述,就文化而言,我认为,顺应生命本身的自然流程便是最好的花样,不必雷同。自然是最完美的对应,最崇高的文化在于不要突破人类本真的良知良能所需求的质朴,真纯,无妄的底线。 最好的教育在于回归人性的本善,和名校无关。唯其如此,我们才真正做了一回人,拯救才有了依托,这样不被物化的自我才会将根尘内敛,无他,求放其心矣。 记得阳明先生慨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那么,试问:何为心賊?名、利、权、色。剔除污垢,汝心即我心,我心即汝心,心心一如,山賊自逃,拯救,从心开始。 言有极,而意无穷,朋友们,最后,以苏轼的一首诗共勉吧: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玆游奇绝冠平生。 作者简介: 果建英,虔诚的曾师追随者,爱好写作,古诗词,运动,听音乐等。曾仕强公众号选题团成员。 征稿启事 1.曾仕强公众号【易友风采】长期征稿,您和曾师的故事,以及曾师对您的影响和启迪,包括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遇所闻,均可投稿。我们发布的时候会署名作者及简介,如果您愿意展示,也可将自己的照片随文附发。 2.字数:1000-2000字。 3.投稿微信:shutongxiaoyi。备注:投稿。期待各位大显身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