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验分享:入行跨境电商,我劝你不要死磕这个平台

 小美h16kxfxx3a 2019-03-15

今天分享一个跳槽去工厂做运营,成功把店铺做起来的故事。

我是在培训代运营公司做了一年后,跳槽去了工厂做亚马逊,2018年7月入职。这个工厂美国站5月就开了,5月到7月就出了一单。listing,图片,关键词根本是没有任何优化可言,而且工厂由于B2B做多了,发货没概念,一共就4个listing,发了近4000件库存到FBA,基本是高客单价的大件商品,光是配送费+佣金就要十几美金,有的甚至要30多美金。

现在半年多过去了,美国站月出一千单以上,虽然不多,但好歹不是之前的半死不活的状态了。19年1月开了日本站,第一个月也出了几百单。把新账号做好是一回事,把死账号做活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接手后,我做了这几件事:

1.优化图片,内页(重中之重,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参考做得好的同行,尤其是图片,不要不舍得花钱,对新卖家很重要。如果实在没有美工,淘宝上有专门做亚马逊图片的,可以让他们帮你们做)

2.优化关键词(找一些第三方软件可以查到你同行的关键词,流量词,照着抄下来,放进自己的内页里,大的流量词要放,但是前期以推比较精准的长尾词为主,有了稳定出单后再慢慢过渡到大词。)

3.重新开广告组,先开自动,再把比较好的词加入手动,但是切记不要把太多预算放在广告上。

4.马上准备品牌备案,有了A+页面和视频后,转化率会提升一个档次,但是一般要等半年以上品牌才能下来。

5.刷review,一般来说5个就够了,QA酌情刷2-3个。在出单稳定后可以考虑做一些催评。

6.不要碰deal,不论是站内站外。站内deal在你本身listing没有优化到极致的时候去开,性价比不高,甚至是浪费钱,如果是黑五,primeday这些,确实要参加,可是LD/BD还是少碰为好。因为这些deal本质是给你的listing降价一波,并带来流量,这就像是急救的时候,用心脏起搏器电人一样,出现问题的时候,电一下,确实看着人活过来了,但是病灶没有解决,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

站外deal,一般门槛极高,而且对资金,库存,listing权重都是有要求的,而且门道特别多,对于新卖小卖来讲不现实。

6.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对市场有个把握,事实上,以目前美国站的情况来看,很不适合新卖家发展。尤其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你还不能压低价格,除非你有专利私模产品除外。

在美国站,我搞到第三个月才达到一月几百单,可是日本站第一个月就是几百单,而且我什么评论QA都没刷。我个人建议不要死磕北美站,大卖壁垒已经形成了,日本,欧洲还有一些机会。

分享一点我自己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想做跨境电商的卖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