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里的智慧管理真经: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爬虫爱书 2019-03-16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道德经》里的智慧管理真经: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上面这句是《道德经》第二十八章里面的一句话,老子喜欢水,他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个观点其实已经人尽皆知,除了水,老子喜欢的还有一个,那就是婴儿。这个知道的人却并不多。今天咱们就来一起了解下,何为“复归于婴儿”。

复归于婴儿,即上德。

在老子看来,“常德”是朴未散为器之前的混浑无分际状态,所以“常德”也就是“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的“上德”,即大道的本然状态,而婴儿的状态就是“道”的状态。如果能像婴儿一样柔静无欲,就能不离“常德”,臻于“道”境。在老子那里,婴儿被看做是一种存在的“无”,天然处于“抱一”状态,具有无知无欲、柔静空无、混沌淳朴等天性,还未有机会获得尘世的“物役”,本身就是天然的“道”之状态。

《道德经》里的智慧管理真经: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认为婴儿是有灵气的,出生之际放声啼哭,在老子认为是元气充足的表现,人自生到死,其实是一个自我消耗的过程,这个过程被我们世人曲解为成长,在所谓的成长中,我们消耗了灵气,消耗了纯真、纯净、纯善,最终,将自己“成长”为一个人,一个所谓圆润,实则庸俗的人。到了晚年,人老珠黄,燃灯油尽,也就没有了灵气。

所以,老子说复归于婴儿,让我们回归到婴儿那个状态,保持那份至纯的信念。这样,人才能真正的开始成长,才能获得生命的至真和至纯。老子的“复归于婴儿”本质上带有着很强的哲学意义上的彼岸性与超越性,我们不可浅薄的理解。

另外,我们在理解时还需要注意,“复归于婴儿”这种状态并非世俗观念所认为的在智力上回复到婴儿的懵懂无知状态,它实质上是老子的一种哲学理想,是老子希望人类能返本溯源于原朴无欲的生命,能够涤除物欲,让人世的‘罪孽’得到净化,让成年人的内在重获心灵解放,皈依自然自由,使人类能如婴儿一样的自然、自由、自在。(因为在老子看来,贪是人心最大的障碍,是困扰成人世界一大残酷现实,必须加以革除。)

复归于婴儿的两个做法:

1)人法自然(以后有空详细讲解)。2)返璞归真(以后有空详细讲解)。

《道德经》里的智慧管理真经: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个人是这样,企业或组织也是这样。

我们身边不乏有很多真正的企业家,但是也有不少享用着企业家的名号,其实仅仅是个老板或生意人而已,他们根本配不上企业家的名号。因为真正的企业家不仅要谋求公司利润,还要有社会当担和品德文化传播。如果一个人组建了一个公司,靠着一些坑蒙拐骗的手段,或者以一种不道德的方式,获取了一定的利益,那即便他的公司做的再大,也不能称之为企业家。

除了以上这点,还要看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

理解《道德经》后,我们会醒悟,那些以钱为目的的公司不会做得长远,其老板也就不长远,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真正的企业家在做企业的时候,始终坚持着某种灵气,并将这种灵气贯穿于整个企业,形成一定的企业氛围,这种文化能够感染所有的员工和客户,这种灵气和专注之心,我们现在叫“企业文化”。

一个好的企业,一定会有好的企业文化。

马云说阿里巴巴的成功在于诚信,他们甚至把诚信具体成条例写在合同里;小野二郎(日本寿司之神)的成功在于纯净,心无旁骛的专注于寿司的制作,这些都是保持至纯信念的表现,由此不难看出,但凡成功的人、成功的企业,其实都在有意无意的“复归于婴儿”。

而“复归于婴儿”,就是一种极好的管理文化,企业文化。

只有保持了婴儿的那种一开始的灵气或初心,我们才能真正做起和做好一项事业。

结语——

《道德经》里的智慧管理真经: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婴儿的世界没有理智,也没有太多的善恶喜好,因此可以做到无知无识,无欲无求,自然自在。他们能直觉地感受这个世界,去认同和把握世界。婴儿的世界是那样纯净,与世界无欲求,无竞争,他们对此世界是那样充满欢喜,他们最充分地体会到人的善良,人的高贵,以及人的最初本真。

在这个烦躁喧嚣的尘世,就像黑格尔所说,唯有诗和婴儿的眼睛能够带领我们穿越世俗的长廊,回复到精神的天堂,让我们看到最清澈的星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