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有陕西巡抚,为何还要再设一个延绥巡抚?

 地图帝 2020-07-02

明朝有很多著名巡抚,比如山东巡抚、辽东巡抚、四川巡抚,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延绥巡抚。

  延绥巡抚是干嘛的?一言以蔽之:防御北元南下的。

  元朝残余势力退出中原,可盘踞在大漠,依然有足够的能力威胁到明朝统治。为防止北元卷土重来,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在与北元的边界上设立四大军事重镇,最西边的就是延绥镇,也就是现在陕北榆林、延安一带。明朝先是设立了延安卫和绥德卫,后合并设延绥镇。之后,明朝又设立了宁夏和甘肃等镇,延绥镇已不是最西镇,依然是明朝防御北元的重镇。一旦让北元突破延绥镇南下,陕西保不住,甘肃、四川都要丢掉,明朝就塌掉了一半。

  延绥镇,一般都称为榆林镇——九边名镇。

  明成祖朱棣多次亲征北元,让北元对明朝颇为忌惮。但是,朱棣却放弃了河套地区的东胜卫,结果导致北元把河套一带当成南下的突破口。延绥镇,在这种形势下,就成了陕西抵抗北元南下的桥头堡,万不能有失。

  作风颇似乃祖的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后,明朝内部出现一定波动,北元就趁机在正统元年(1436年)南下袭扰延绥等地,进而威胁到陕西的安全。

  明朝在陕西设有巡抚,时间是宣德二年(1427年)。但陕西巡抚管辖面积非常大,包括现在的陕西和甘肃,以及内蒙古、青海、宁夏各一部。陕西巡抚驻地在西安,距离陕北的延绥有上千里,延绥有什么事,远在西安的陕西巡抚有点鞭长莫及。

  明英宗朱祁镇夺宫复位后,陕西巡抚已裁撤掉。可没有了陕西巡抚,陕北的事情更为复杂。面对北元势力一波又一波的袭扰,陕北设立省一级的行政机构,势在必行。

  天顺二年(1458年),在名臣李贤的建议,明朝设立了“巡抚延(安)、绥(德)等处赞理军务”,简称延绥巡抚。关于延绥巡抚的设立时间,是有争议的,有认为是正统二年(1437年)设立的,有认为是正统九年(1444年)设立的。但总的来说,天顺二年说的认可度比较大。

  延绥巡抚的管辖范围非常明确:延安府、庆阳府,以及榆林卫。

  明朝设延绥巡抚,主要是为了保障陕西的安全。到了明朝快要崩溃的崇祯十六年(1643年),延绥巡抚被撤销。明亡清兴,清朝打服北面的蒙古,按说延绥巡抚已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但明末的战乱,极大摧残了陕北的经济,堪称十室九空,百业俱废。再加上农民起义军在陕北活跃频繁,比如闯王李自成就是陕北人。各方势力怀着各种目的在陕北活动,对清廷在陕西的统治构成很大威胁。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仓皇裁撤延绥巡抚,对大局是不利的。

  所以,延绥巡抚在清军入关后一直存在。随着清军不断的胜利,统一大局不可逆,清廷对陕北的控制已稳如泰山。此时已到了康熙初年,陕北已没有反清势力。延绥巡抚的任务,从之前的“剿匪安民”,变成了缓解陕北的各种矛盾,就像是朝廷派来的调解员。

  延绥巡抚的设置,和陕西巡抚有些叠床架屋,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康熙二年(1663年),时任延绥巡抚的林天擎奏请康熙帝(实为顾命大臣)裁撤延绥巡抚。

  朝廷准其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