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牵正散

 学中医书馆 2019-03-16

【组成】  白附子  白僵蚕  全蝎去毒,并生用,各等份(各10g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3g),热酒调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药理作用】  具有抑制骨骼肌痉挛、调节神经、改善微循环、抗炎、抗病毒等作用。

【中医证】  风中经络证。口眼斜,或面肌痉挛,或口角鼓气漏风,舌淡,苔薄,脉浮或紧。

【西医病】  颜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风中经络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风邪侵袭,浸淫经脉,伤及经筋所致。风痰浸淫,伤及经脉,壅滞脉络,经隧不利,筋肉失荣,以此演变为肌肉经筋缓纵不用,则口眼斜;风痰扰动筋脉,则面肌痉挛,或口角鼓气漏风;舌淡,苔薄,脉浮或紧,皆为风痰浸淫之征。治当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善治面风之游走,为君药。经筋挛急,以全蝎通络止痉,助白附子祛风解痉。痰淫筋脉,以僵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共为臣药。以酒调服,宣通脉络,并引药入经,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之效。

配伍特点:风痰并治,痉抽并除,邪去病愈。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风中头面经络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口眼斜,或面肌抽搐,舌淡,脉浮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人参,以益气固表;若经气不通者,加桂枝、生姜,以温经散寒通脉;若营血不足者,加白芍、大枣,以益营补气;若口水多者,加竹茹、贝母,以化痰涤涎等。

3.注意事项:气血虚弱者慎用本方。

【附方】 

牵正星芍汤(《杂病辨治心法》)全蝎5g  僵蚕12g  白附子6g  生天南星12g  白芍24g  炙甘草6g。水煎服。功用:祛风解痉,化痰缓急。主治:风痰侵扰经络证。面肌抽搐,或面肌挛紧,或面肌疼痛,舌淡,苔厚腻,脉浮。

牵正散与牵正星芍汤均能治疗口眼斜,牵正散是治疗风中经络证的基础方,牵正星芍汤则是以芍药甘草汤与牵正散合方又加生天南星所组成,既增强了化痰作用又增强了缓急作用,治疗风痰侵扰经络证。

【方论选录】 

张秉成“故以全蝎色青善走者,独入肝经,风气通于肝,为搜风之主药;白附之辛散,能治头面之风;僵蚕之清虚,能解络中之风。三者皆治风之专药,用酒调服,以行其经,所为同气相求,衰之以属也。”(《成方便读》)

【方歌】 

牵正散中白附子,僵蚕全虫各等分,

口眼斜面抽搐,解痉通络能祛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