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燥救肺汤

 学中医书馆 2019-03-16

【组成】  冬桑叶三钱(9g  石膏二钱五分(7.5g  人参七分(2g)  甘草一钱(3g)  胡麻仁炒,研,一钱(3g)  真阿胶八分(2.4g)  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3.6g)  杏仁去皮尖,炒,七分(2g)  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3g)

【用法】  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肺润燥,益气养阴。

【药理作用】  具有解热、镇咳祛痰、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中医证】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头痛身热,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或数。

【西医病】  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温燥伤肺,气阴两伤所致。温热袭肺,扰乱肺气,灼伤肺津,则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口渴;温热之邪,逆乱内外上下,则头痛身热;温热扰心,则心烦;舌干无苔,脉虚大或数,皆为温燥伤肺,气阴两伤之征。治当清肺润燥,益气养阴。

方中重用桑叶质轻气寒,清透肺中燥热之邪;温热侵肺,以石膏辛甘而寒,甘寒润肺滋燥,辛寒清泄肺热,共为君药。热伤阴津,以麦冬甘寒清热,养阴润肺;《难经·十四难》曰:“损其肺者,益其气。”热伤肺气,以人参补益肺脾,生化津液;麻仁养阴润肺滋燥;血可化阴,以阿胶补血养阴润肺;《素问·脏气法时论》:“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杏仁苦润,降泄肺气,兼以润肺;枇杷叶宣泄肺气止逆,共为臣药。甘草益脾胃,补肺气,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以奏清肺润燥,益气养阴之效。

配伍特点:宣散药配降泄药,使肺气宣降有序;辛凉药配苦温药,温受寒制而不助热;补血药配滋阴药,使阴从血中而化生;宣散药配滋阴药,宣散不伤阴,滋阴不恋邪。

讨论:权衡清燥救肺汤功用,因燥邪为患,其治当滋阴润燥而非清,故理解清燥救肺汤的功用不是清燥润肺,而是清肺润燥。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干咳无痰,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痰黄量多者,加川贝、瓜蒌,以清热化痰;若热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泻火;若大便干者,加大黄、知母,以泻热通便等。

3.注意事项:凉燥伤肺证者慎用本方。

【方论选录】 

王晋三“石膏之辛,麦冬之甘,杏仁之苦,肃清肺经之气;人参、甘草生津补土,培肺之母气;桑叶入肺走肾,枇杷叶入肝走肺,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阿胶、胡麻色黑入肾,壮生水之源,虽亢火害金,水得承而制之,则肺之清气肃而治节行,尚何有喘呕痿厥之患哉?”(《绛雪园古方选注》)

【方歌】 

清燥救肺参草麻,石膏胶杏麦枇杷,

经霜收藏冬桑叶,干咳无痰口渴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