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临床病例 - 母猪蹄趾过度生长和蹄部问题

 大伟0216 2019-03-16

蹄趾过度生长导致站立不稳,蹄裂或分离,以及继发性脓毒性蹄叶炎,其可由多因素引起。


历史文献和经验表明成年猪蹄趾过度生长主要是由于缺乏磨损造成的,这可能是由于限制和减少运动,也可能是由于地面较软而不能磨损蹄壁组织。然而,几十年来蹄趾过度生长在猪场偶发,表明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由简单的物理磨损造成的。它通常是多因素的。本文着眼于研究蹄部的生物学,并结合实例探讨可能的原因。

蹄趾生长——解剖学和生理学

猪蹄趾表面由硬角蛋白组成,并形成蹄壁和蹄跟。虽然前腿的两个主要蹄趾的大小相当,但后腿的外部蹄趾比内部(内侧)蹄趾大得多,且更弯曲。因此,后腿外部蹄趾具有更大的负重作用。(每条腿上的两个辅助蹄趾不承重,且没有明显可辨别的蹄壁/蹄跟。但其在某些情况下会过度生长。)

研究表明,后腿蹄趾壁的生长速度大约比前腿蹄趾壁快50%,这可能是由于缺乏磨损而导致的过度生长。蹄壁的生长起始于冠状动脉带(图1),并逐渐向下至承重蹄面。因此,冠状动脉带或其功能的任何中断或改变都会影响蹄壁的生长。

1:冠状带[箭头]。注意蹄壁的不均匀生长和开裂

虽然母猪的体态和站姿会有很大的差异,但前肢的正常站姿比后肢直(垂直)(图2)。但是,后者变化很大。随着母猪年龄的增长,胶骨会下降,这会改变蹄与地面的接触角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某些地板类型(图3和图4)有关,也可能与负重下的肌腱拉伸有关。后腿的倾斜可减少磨损,从而使蹄趾过度生长,特别是外部蹄趾(图5

2:母猪前肢直立,后肢倾斜


3:后备母猪后肢直立


4:母猪后肢胶骨下降

5:后退外部蹄趾过度生长早期

蹄壁的生长高度依赖于营养——包括宏观和微量营养素。作为一种蛋白质,它的生长取决于正确的氨基酸与硫基半胱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及其之间的平衡。许多微量营养素在蹄壁生长中起作用,包括锌、维生素D、生物素和硒。供应中断或供应激增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带角质沉积不稳定,这将导致蹄壁不均匀和蹄裂(见图16)。

6:户外养殖的第二胎母猪,蹄趾过度和不均匀生长,并出现水平分裂。

此外,临床兽医应谨记水疱病在影响蹄壁生长中的作用。冠状动脉带的破坏将导致蹄壁变形,在极端情况下导致蹄壁完全脱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奶牛中很好地识别出酸中毒性椎板炎,导致蹄壁变形等,但在猪中还没有确诊。(后肠发酵尚未反映瘤胃中诱导病理性酸中毒)。

一些临床案例

案例1

在英国东安格利亚,一个新建的存栏600头母猪的户外养殖猪场,在生产的第一年就出现了普遍的问题。超过50%的第二胎母猪出现蹄壁过度生长、蹄壁生长不均匀以及蹄裂的问题。(图6和图7)之前体况良好的母猪受到影响,据推测是由难以获得食物造成的。

7:母猪外蹄趾远端裂开,露出下面的敏感薄层。

母猪在3月份开始饲养于牧场上。草地生长特别茂盛,到9月份,许多母猪出现跛行。一直向母猪提供含有乳酸盐的日粮。一些发展为败血症性椎板炎-由蹄裂和继发性细菌性疾病造成。45头第二胎母猪因脚部损伤被淘汰,另外12头猪实施安乐死。

在过去的2-3年中,同一个来源的几个猪群,未出现任何问题,因此得出结论,该问题不是由基因因素造成的。

鉴于问题的严重性和其独特性,采取了若干措施。

  1. 淘汰受影响动物。

  2. 将整个猪群转移到一个新的位置,最近刚刚收割了冬小麦(即消除原牧场的影响)。

  3. 交替提供高能量/高蛋白质乳糖(18CP)母猪日粮与低能量低蛋白质(14CP)干母猪日粮。对饲料水平进行了审查和重新校准。

  4. 两种母猪日粮中添加40毫克 / 吨的1%生物素预混料。

解释

所见病变并不是典型的生物素缺乏症(直到出现蹄部问题为止,生育能力一直很好),但认为添加生物素是谨慎的。

虽然未对牧草进行分析,但据推测,由于仅采用一种日粮,在妊娠期间摄入高蛋白质,造成粗蛋白质摄入过量且不均衡。

在采取上述措施的6个月内,包括在断奶时淘汰80头猪,问题得到了解决,猪群继续正常生产,极少出现蹄部问题。


案例 2

一个存栏250头母猪的室内育种场,其生产力水平适中,发现越来越多的老母猪出现了前腿和后腿站立不稳。在淘汰受影响的母猪并以动物福利为由向政府当局报告后,这个问题到达了高峰。图8和图9显示了猪场中最严重的病例。在前者中,蹄壁明显开裂。

图8:猪舍内成熟母猪前肢受影响而站立不稳


9:与图8相同的猪场中成熟母猪后肢站立不稳。注意附蹄趾。

该猪场使用稻草垫料,干母猪饲养于猪舍内,内部设计刮粪通道。猪场已有20年的历史,通过内部交配程序生产后备母猪。在2018年初之前,未发现或报告过该问题。

对该猪场的一次审查发现, 9头母猪存在病理性蹄趾过度生长,其中至少有3头被认为不适合屠宰而淘汰,且需在猪场进行安乐死。所有病例均出现在第五胎或以上的母猪。

为后备母猪配种计划提供精液的育种公司认为这不是基因问题。

该猪场根据营养师制定的配方生产饲料。哺乳和妊娠期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母猪日粮,但干母猪日粮成本控制在含16%粗蛋白的基础上。显然,通过增加总蛋白含量,可以降低补充单体氨基酸的成本 (哺乳母猪日粮通常含18%的粗蛋白)。

据称,在之前的某个时候,为了节省成本,修改了后备母猪的饲料配方,且有人建议在第一次配种之前,母猪日粮营养不足会对蹄跟的脂肪垫产生影响,破坏其沉积,从而改变仔猪的步态。显然,研究或观察这一变化为时已晚,但其可能与受影响动物的前期饲养情况有关。

由于在仔猪上未发现该问题,因此认为没有必要对营养或环境进行任何重大改变。 对受影响的动物进行淘汰或安乐死,因上一窝已断奶,淘汰受影响动物后,迄今为止没有出现问题。

案例3

回顾受影响母猪限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在1990年代末在英国被禁止。在此之前,大多数猪场仅使用一种母猪饲料,只能推测,常规的后蹄趾过度生长并非由限位造成,而是因为使用一种母猪饲料,从而使营养受限,并未能在哺乳的不同阶段提供母猪的实际需求。

结论

从兽医的角度来看,母猪蹄趾过度生长代表了福利和经济的欠佳。尽管许多猪群可能偶尔会出现个别受影响动物(可通过修剪蹄趾来处理),但疫情的爆发则更具挑战性。蹄趾的过度生长导致站立不稳、开裂或分离,以及继发性败血症性椎板炎,其原因是多因素的。

  • 营养

  • 基因

  • 环境和地面状况

  • 锻炼

  • 疾病

  • 日龄

可能都参与其中。当然,归咎于基因缺乏磨损等单一因素的传统方法似乎是有缺陷的。



来源:pig3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