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神童这个词,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是初中语文课本上出现的方仲永,五岁就可以识得文字,文章诗句信手拈来,若是家里前辈能有些见地的话,相信他不会只存活在王安石的文章中,而是会留名千古。除此以外咱们还知道曹植、王勃等历史上的神童,当然在现在进步的文明社会,神童也是不少的。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国家在80年代认可的三个小神童,但令大家遗憾的是,这三个神童已经消失了,不再为世人所知。特别这三位神通,请继续往下看。 第一位:干政 他被称为“庐江神童”,两岁半就能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三岁就能认出一百多首,四岁就能学会四百多个汉字,五岁就能上学,八岁就能玩“水浒传”了。一路走来,我深深地感觉到,我只是在这里聚集世界上的人数。在他12岁的时候,他成功地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大三班学习。你应该知道同龄的孩子还没有从小学毕业!后来,当他16岁的时候,他去了美国学习。可能是这次美国之行,使这位年轻人承受了这个年龄不应该承受的压力,或者,据报道,他的情商远远低于他的智商。总之,回国后,一代搞政治的神童从此不见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知道他的具体情况,实在令人遗憾! 第二位:谢彦波 比起干政12岁上中科大少年班,谢彦波好像更胜一筹,他11岁便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15岁在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攻读硕士,18岁攻读博士,只是博士尚无读完,便去了普林斯顿大学,追随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做固体物理理论事情。在此之前,他乐观地认为他希望在二十岁之前获得博士学位。然而,神童谢彦波未能达到每个人的期望,因为他与导师关系不好,所以他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然而,与干政的消失相比,谢彦波回国后接受了现代物理学教授的工作,获得了硕士学位,过着与普通人一样的平凡生活。 第三位:宁铂 与前两位神童相比,这一位似乎更出名,13岁时围棋对抗中国前副总理方毅,当时他已经在中国大陆各地引起轰动“第一神童”。由于一封推荐信,他在13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进入大学的学生。在找到这些信息之后,我发现他在电视采访节目中抨击了神童教育。这发生在1998年,经过六年,也就是2003年,宁铂剃掉了头发。进入了空门。 这三位神童清醒的生活经历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的一部名为“少年班”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主角们也是拥有超越年龄的惊人智慧的神童。详细的情节我曾经记不清了,然则看到上述三位神童的资料时,都有与智商不符合的情商,似乎是这些神童们共有的标志,干政在国外的来往中不如意,谢彦波与导师的瓜葛严重,而宁铂似乎是仇视神童这个称呼的。 这些神通的经历,宁铂喜欢天文学,但最后,只能读物理学。我不得不说,青少年变得有才华,并承担了人民的期望。他们应该在那个年龄的时候承受太多的负担。最终走向消失,回归平凡的生活。我想知道我们周围是否有这么聪明的神童?你认为一个神童应该进入一个与他的智商相对应的早期阶段,还是应该停留在他这个年龄的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