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也不想,这可不行啊!用以告戒人们不可好逸恶劳、无所事事。 2.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对仁德,即便是自己的老师,也不会相让于他。 ![]() 3. 父母唯其疾之忧。--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 父母最担心的事情,是子女生病。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时的那种担忧、那种关爱,只有到了这种程度的关心才是真正的孝道。 4.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三思:指经过反复的思考。做事情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再去做。 ![]() 5.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不通过辨别别人的言语,是不能够真正了解这个人的。 6. 孝哉,闵子骞!人不问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春秋·鲁·孔子《论语》 闵子骞为孔子弟子中德行与颜回并称的。这句话意思是,别人说父母兄弟的坏话,不能影响自己对他们的感情。 ![]() 7.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已经完成的事情,便不要再去解释,已经决定的事情也不要再去劝阻,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要再去责怪。成语“成事不说”、“既往不咎”即由此而来。 8.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季氏》 同正直的人、真诚的人、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有自身是有益处的。 ![]() 9.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春秋·鲁·孔子《论语》 在孔子看来,养生葬死是孝道最直接的体现,古人对双亲的葬礼非常看重。民间传说中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寄托了社会对孝子的美好祝愿。 10.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春秋·鲁·孔子《论语》 在孔子的眼中,孝顺首先不是表现在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能否承担起传承的使命,有的时候,这需要子女做出极大的个人牺牲。 |
|
来自: fatstudent > 《传通文化.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