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的教与学

 潇潇雨ekg9m5f4 2019-03-16

书法的教与学

宋凤洲

2019.1.11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不仅有其美丽的形象,更有其丰富和深邃的内涵。书法,作为文人的修养之一,不仅早就成为共识,也有其历史渊源和丰硕成果。

书法鼎盛时期的唐代,就有了比较像样的书法教学。最高级的教学场所,要数“弘文馆”,最顶级的教育者(当时的教授),是书法界熟知的虞世南、欧阳询等先贤。他们所教的内容以至于学制,我没有资料引证。但从唐代书家们留下的碑帖实物来看,其书法风格、书写内容、题材文采、以至于人文修养诸方面,应该说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不拘于书写技法本身的。宋代以后的文学家们也多兼善书法,借以彰显文化魅力和学养风神。明清以来的择仕录用,更是将书法作为必试科目进行考察,可见书法在文人文化修养中的地位之重。

上世纪八十年代,欧阳中石先生在其《书法艺术教学导言》里,曾提及书法的教学问题。他说:“学习书法不应限于技法的问题,而应当把视野拓开,要把与书法艺术有关的诸问题都应考虑在内。如历史的沿革,碑的问题,帖的问题,刻石的问题,墨迹的问题,真伪的问题,前人的书论,以及美学,文学,品德修养,揖让进退(甚至对姊妹艺术,其它艺术)等都应当统率起来,作一系统的学习。这样,才能使书法形成一门像样的学问”。

历史有高度,名师有导言。我国现有的大学书法人才培养,也有了教学内容大纲和专门的学科。所有这些,就是标准,就是套路。作为学习者,唯有沿着前贤的成功之路,唯有好学多学,长年不辍,才是最好的选取。

然而,社会上的很多书法行内人并没有经过学校专科教育,也多没有进行系统自学。很多年轻人,即便赶上好时代,也不一定有机会考入大学进行专业深造?解决的办法就是自己补课,缺什么自学什么。若是初学,就要按照学校的教育方法自学。当然,能有个有造诣或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个别指导那就更好,有益于提高进度和质量。

对于自学书法,我曾发表过《怎样自学书法》一文,从八个大的方面概述了基本方法。这里不在赘述。只就几个具体问题,再谈点想法,以供参考。

一、专与博的问题

学习书法,学几种好?是多学几种好,还是少学几种好?这要看个人能力。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手又巧,就可以多学几种。会的越多,手段越丰富,亦可相得益彰。与之相反的人,那就不能贪多,学好一种也是收获!

我们提倡先专后博。就是先从某种字体书体学起,学出样子。能够入帖了,再及其余。无论是谁,这都有效,这都是最佳选择。

二、古与今的问题

学古人,还是学今人?是先学今人,再上朔古人?还是先学古人,再参照今人?这不仅是个取法的问题,也是个教学思路的问题。

学古,宜得经典精髓;学今宜有时代气息。我们和古人距离较远,学他们更需要自己有眼光,有毅力。需要在理解和研究中探索前进。学今人,可以临摹的范例多,方便观摩和求教,当然进度也会快一些。只是,我们认为学今人之后,还要补上学古人的一课。因为,今人对古人的认知或有不同或有偏差,总不如原本的经典更可靠!假如某某今人学古不得力,再学他的字,就有可能偏离经典更远!

很多有见识的先贤书家,多主张“师法尚高”和“多取古人”。因为那是艺术高峰。

三、书体与先后问题

书法艺术,大体有篆、隶、楷、行、草五类。从哪入手更好?

自学主要看爱好和兴趣。喜欢的字体,说明你有它的灵感;喜欢的书体,说明你与作者有相近的性格或审美情趣。从这一点看,喜欢的字体书体,正是最好的切入点。学起来上手也快,成绩也会更显著。

对于中小学生,我们建议从楷书人手。既有基于学而致用的考虑,又有取法多样化和谨严的要求。中老年学习,精力有限,重在爱好。写什么方便人手,写什么能够入静和愉悦,那就是最佳取向。

有一点是公共的,不可放弃的,那就是一定要临帖。按照范本学习,不能自发自练,任笔为体!那样不仅浪费时间,也会重复错误,难以长进。

四、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书法,把实践放在首位无疑是对的。书法人写不好字何以副名?然而,理论也很重要。古代很多书家都有文字记叙自己的学书体会,也有不少理论研究者总结书法教与学的经验。学习他们的字,可以得法;读他们的理论,可以明心。书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是相互依存的左膀右臂,都不可缺少。事实证明,书法实践到了一定水平,进度就会变慢,甚至会停滞不前。唯有进军理论学习,方可天地宽阔,柳暗花明。真是手巧更借心明,快马又助扬鞭!

五、学与创的问题

学与创的问题,是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学与创的关系,是学别人充实自己的关系,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关系,是用别人优点改造自己缺点的关系,是逐步增长学识增加修养完善自己的关系。学习是无止境的,前进与发展也是无尽头的。因此,学与创,不是等完全学好了再创,而是学中有创,创中有再学,越学越有内含。这正是历代书家的作品,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面貌的实质不同和学养有别的缘故。

书法教与学的话题,应该是多方面的。如上所谈只是粗枝大叶。我们既要宏观森林,也要微观树木,更要视其四季变化。要想全方位审视与观察,还有待于更多更细的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