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人八九阳虚,再强调,阳虚的人如何正确保养身体?

 初上旅途Lzg 2019-03-16

阳虚,除了阳虚体质外,还要看是否某脏器阳虚,如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不能一概而论。

阳虚体质即“气虚体质”加上“冷症”,气虚体质进一步发展成为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者,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其形,肌肉松软不实;其质,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其情,沉静、内向。耐夏不耐冬,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易感风、寒、湿邪。

1、偏于气虚:面色的光白,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喜温暖,腰以下冷病,少气乏力,体倦懒言,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语声低弱,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2、偏于心阳虚:则兼心悸或怔忡,心胸憋闷或疼痛,面色、口唇、舌色淡青紫,脉沉迟无力或沉细涩,或结代或细数。现代医学的心功能不全,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以及心肌炎,可归属此型病证中。

心阳虚衰可导致心脏搏动无力、心脏自身滋养障碍、面色苍白、唇舌苍白、头晕目眩,甚则可有胸闷、心绞痛,心脏搏动过缓,易得冠心病、低血压等疾病。

3、偏于脾胃阳虚:则见面色的光白或黄而虚浮,身体沉重困倦,食欲不振,脘腹冷痛,喜食热饮食,或恶心呕吐,或大便泄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或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现代医学的脾胃虚寒性胃肠炎,慢性消化不良病证均属于此证中。

脾阳虚易出现四肢不温、久泻久痢、晨起面目水肿、大便溏薄、身体消瘦。

胃阳虚可体现腹中冷痛(得温则减)、消化不良、呕吐、呃逆、厌食,易得胃溃疡等疾病。

4、偏于肾阳虚:兼腰膝软酸痛,听力减退,头晕目眩、耳闷、恶心呕吐,男子阳萎早泻,女子宫寒不孕,大便溏泻,完谷不化或五更泻,小便清长或夜尿增多或尿频急余沥或失禁或遗尿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此病包括现代医学中慢性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肠炎,肾功能不全,甲低,前列腺炎,肥大,慢性膀胱炎,雷诺氏综合症,美尼尔氏综合证等,腰肌劳损,腰椎病变(增生),椎间盘脱出等;均属于此病中。

肾阳虚,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冷不孕、痛经、闭经、带下清稀量多,易患早衰、不孕不育、性功能低减、水肿等疾病。

脏器阳虚者,不宜单照阳虚体质调理,而应对症治疗,消除病根。

阳虚体质者,主要是阳气虚损,寒从中生,病理产物得不到代谢,脏腑机能易受损害。养身体,需要温补阳气、培本固元。

食疗:

可以补阳的食物有:韭菜、茴香、茄子、辣椒、龙眼、牛肉、羊肉、狗肉、兔肉、鹿肉、驴肉、鸡肉、鸭肉、鹌鹑、鲍鱼、黄鳝、羊乳、红糖、大料、花椒、胡椒、肉桂、酒等。

阳虚体质者,平时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如田螺、螃蟹、西瓜、黄瓜、苦瓜、冬瓜、芹菜、绿豆、蚕豆、绿茶等。

药物:

可以补阳的中药有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葫芦巴、韭菜子、阳起石、紫石英、海狗肾、海马、羊红膻等。这些中药可以单服,或作为煲汤时的佐料,平时可以选择几种中药泡水喝,代茶饮用。

中成药方面,可咨询医师后选择右归丸或桂附地黄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