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自东方手艺人(ID:shouyiren2050),已获得其授权 以物动人· 以手言心 最近新版《倚天屠龙记》上映 除去对演技和慢镜头技术的诟病 观众们最先关注的 还是剧中的妆发、造型 △新《倚天屠龙记》海报 通过网友的几个疑惑就能得出结论: 国产古装剧越来越没眼看了 重度脸盲者可自行跳过 问题一:忽略男装,只看脸和妆容 能快速分辨出哪个是张无忌 哪些是张无忌的老婆们吗? 问题二:看着这张 峨眉派的弟子们群照 你能对比出各自妆容有什么不同吗? 没错,古装剧要想分清角色 记住脸,越来越难 这锅,小编以为化妆师得背 △新版殷素素(上);旧版殷素素(下) 直插太阳穴的眉毛 假睫毛 浓眼影 芭比粉口红 同款现代妆容从主角复制到配角 千篇一律,真实感,美感一样不占 我们都知道 好的妆容应该符合人物的经历和身份 更是塑造人物 表现性格时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一部剧里众多人物悉数登场 他们性格各不相同,妆容就该有所不同 因为它的确会影响到戏的效果和 观众的代入感 说起妆发,小编不得不 搬出一位大师级别的人物——杨树云 他的名字你不熟悉 但出自他手的妆容,家喻户晓 △杨树云(最右) 从87版《红楼梦》到 刘晓庆版本的《武则天》 再到《上错花轿嫁对郎》 剧中的经典造型皆由他塑造 △《上错花轿嫁对郎》剧照 拿《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为例 林黛玉的倾国之貌,薛宝钗的端庄大气 王熙凤的艳冠群芳 美得各有特色,又动人 △87版《红楼梦》剧照 怎么能让观众在演员一出场就记得她们? 这的确要费心去琢磨 杨树云打算在不同角色的化妆造型 细节上做文章 比如看似最简单的,眉毛 书中对林黛玉的形容是: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可这罥烟眉到底要怎么化? 杨树云查阅资料时读《西京杂记》中 卓文君的“远山眉”:淡而曲,望之如远山 这“远山如黛”的灰青色眉毛是 符合黛玉的病态美的 后其又在《妆台记》中翻阅到 愁眉系八字眉,眉头高于眉梢 杨贵妃就曾面涂黄粉 画愁眉,以乌膏注唇 灵感就这么来了,罥烟眉清淡、飘逸 但又能让体弱多病的黛玉在似蹙非蹙时 颦颦风韵,尽在眉间 △林黛玉人物造型设计手稿(1984) 最后,杨树云为黛玉设计出的 眉形前高后低、又细又柔 呈现出一个八字愁眉的形状 当扮演林黛玉的演员陈晓旭 在化妆完照镜子时 不觉眼中含泪,自信自己真的成了个林黛玉 抬眼便对杨树云说 “我找到角色的感觉了” 那贾府里的辣子王熙凤呢? 都知道王熙凤是“两弯柳叶吊梢眉” 可单凭眉弓高、弯度大的柳叶眉 又过于单薄,不足以将角色立住 于是杨树云在给演员邓婕试装的时候 又把她内眼角加强,外眼角拉长 并在她的两耳上方鬓发上 扎了两条细小的辫子,加以牵引 这么一拉吊 使得王熙凤抬眉睨视时 尽显贵妇人那一股不屑一顾 的矜持与傲慢
当时剧组的服装设计师 单是为王熙凤就设计了七十多套服装 曾有人问杨树云 史延芹设计这么多服装 他妆容上如何变化? 杨树云说:“她有多少套服装 我就有多少个妆容造型” 这还真不是大话 杨树云按剧情发展 根据王熙凤不同阶段的际遇 设计了不同的妆容 有大妆、盛装、宴妆、艳妆、正妆 家居妆、残妆、病妆、囚妆和死妆…… 无一出戏 八十年代的化妆品 还不像现在琳琅满目 也没有现在的出神入化 杨树云就利用中国绘画的方法 小字脸,三白这些传统的绘画手法 和戏曲里化妆的办法 再糅进去电影化妆,舞台化妆等等 就是这么,160多个角色的妆容造型 无一单调、重复,而且个个生动 不光是脸装,其他部分的化妆 也足以见出一个化妆师的功底 对于黛玉进贾府这个大场景 林黛玉如何出场,导演非常重视 林黛玉第一次亮相时的手 就经过了细致的化妆 杨树云用油彩、护肤品、定妆粉、指甲油 层层上妆,足足用了两个小时 化完妆,杨树云又给黛玉的手上 加了一样东西: 珍珠戒指,这些都是为了衬托 她的书卷气 到了95年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剧里武则天的38个发型 亦出自杨树云之手 广受好评的双丫髻更是让38岁的刘晓庆 饰演14岁的妙龄少女也没有一丝违和感 △刘晓庆版本的《武则天》 而事实上 在每一个美轮美奂唐代妆容的背后 他数十次赴甘肃敦煌莫高窟 研究唐代造型艺术 阅读了大量的唐代的历史资料 翻阅了几百幅唐代名画 请教了沈从文、常书鸿、段文杰等大家 才做出了这些绝妙的造型设计
那这些造型放在现在过时吗? 依旧不 他负责的化妆造型的舞剧《丝路花雨》 自1979年5月首演以来,25年长盛不衰 截至2008年10月已成功演出1400场 其中的造型保持至今
或许,用这样的匠心和水平 去要求现在的剧组化妆造型团队太苛刻 在小编看来,他们不是不懂造型 恰恰是因为太懂而变得盲目自信 现在有了先进的化妆产品 化妆技术、美颜滤镜和电脑特效 化妆造型便不必多加费心 呈现出的“美”又正合多数观众的胃口 演员不判断,导演无作为,观众无要求 如此以往,只剩下空空如也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
|
来自: brendawu113 > 《休闲娱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