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吴某,女,29岁,一周前正值经期外感风寒,出现头疼头晕,鼻塞流涕,自服白加黑三天,头疼头晕症状消失,鼻塞流涕明显减轻,但出现咳嗽,咽干,自觉咽中有痰,不易咯出,并且逐渐加重,就诊时咳嗽,咽干咽痒,咽中如炙,遇寒明显,鼻塞音重,食欲不佳,口中和,无发热,无明显恶寒怕冷,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边尖红,苔薄白,脉弦细。 辩证分析:患者正值经期外感风寒,气血偏弱,失治而出现咽干、食欲不佳、脉弦细,说明传入少阳。鼻塞音重,说明表证未解,太阳未罢。咽痒、咽中如炙、咯不出,说明内有痰饮,欲入太阴之兆。 诊断:咳嗽—太阳少阳合病兼痰饮 治法:发散风寒、和解少阳、祛痰化饮 方药: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 柴胡24g,黄芩9g,清半夏9g,党参9g,生姜9g,生甘草9g,大枣12g,姜厚朴9g,茯苓12g,紫苏叶10g 中药配方颗粒,日一付,分两次服。 服药一次后咳嗽等症状大减,服药两次后病愈十之八九,服药两付痊愈。 注:半夏厚朴汤中紫苏叶有散寒解表之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