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病证的辨治及用药规律

 从根做起 2019-03-17

一、    湿热病邪的特点

(一)湿热病的临床发病情况

1.南方多于北方,沿海多于内陆,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湿热有关。

2.另外还与人们的饮食过于肥甘、嗜酒等关系密切

3.如口腔溃疡患者,如果溃疡长于口腔黏膜,其色或白或黄,又有苔腻者,此为湿热型溃疡病,治以清热祛湿即可,可用薏苡仁、滑石、栀子、黄连等药清热泻火祛湿,方用吴鞠通的薏苡竹叶散(《温病条辨》:薏苡仁30、竹叶6 、滑石9 、白蔻仁9 、连翘9、茯苓12、通草6)。

若口腔溃疡只生于舌面,发红而疼痛,此为温热阴伤型,当清心火而育肾阴生地、竹叶、连翘、玄参、等药常用,可选用《温病条辨》的清营汤方

薏苡竹叶散所治口腔溃疡,偏于邪实,病程短。

例:

东垣清暑益气汤,参芪归术加草苍;升葛泽曲麦味合,健脾祛湿此方强。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二)引起湿邪发生的常见因素

1.病原体: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病毒、肝炎病毒、沙门杆菌、痢疾杆菌、布氏杆菌、真菌、阿米巴原虫、丝虫等。

2.物理因素:环境温度太高,环境湿度太大。

3.化学因素:酒精中毒、苯中毒。

4.营养因素:维生素B1缺乏,胆固醇和脂肪摄入太多。

5其它:长期使用抗生素。

(三)湿热病邪的特点

《景岳全书·湿证》曰:“然湿证虽多,而辨治之法,其要唯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而尽之矣。”

1.    复合病因

2.    半阴半阳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互结,故有半阴半阳之称。

3.    阻气困阳

(1)  困清阳:头昏沉

《素问.生气通天伦》曰:“困于湿。首如裹。”

2)困胸阳:胸痞满

湿热之邪困阻胸中阳气,致胸部憋闷,气喘。活动后反而减轻,与气虚证劳累后加重不同,此为湿邪困阻胸阳所致,尤其是形体交胖(胖人多痰湿)或者久坐安逸之人更是如此。

中药瓜蒌、半夏、薤白等药对此证有效,或者选用张仲景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瓜蒌30、薤白9、半夏9)。

3)困中阳:脘腹胀

1.湿热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往往易出现脘腹胀满。

2.祛湿是治疗此种腹胀之大法,既能祛湿又能行气的中药为首选,如枳实、厚朴、草果、槟榔等(可以选用达原饮加减)。

4)困卫阳:肌酸痛

1.四肢乏力者,给以祛湿之法并佐以健脾,乏力状态很快好转。若病程较短,舌苔黄腻或白腻,更应采取祛湿之法。四妙丸对此种下肢乏力效果良好。

2.某大学男生,门诊时见两男生搀扶此学生来诊。其谓两下肢极度乏力行走困难。察其舌象:舌红,苔黄厚腻。患者自述小便黄。综合辨证为湿热下注,阳气不畅。予以四妙丸(《成方便读》苍术9、黄柏9、牛膝9、薏苡仁30加减,6剂后诸证大减。

4.弥漫全身,脾胃中心

  1.湿热之邪全身无处不到,蒙上、阻中、流下、溢外为常见病理。但上、中、下三焦,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

2、脾失升运,胃失和降,出现脘痞、腹胀、呕恶、便溏、苔腻等症状。

脾胃之间的关系

吴鞠通“脾胃为夫妻”

1.一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

2.纳化相依、燥湿相济、升降相因。

3.脾主运化,胃主收纳,二者纳化相依。(腹胀、纳呆

4.脾为湿土(阴土),主湿恶湿,

胃为燥土(阳土),主燥恶燥

二者燥湿相济。

(香兰术朴夏果菖,用之不当就阴伤。)

4.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升降相因。

(气机的枢纽;治以辛开苦降

体会:本方以《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枳实而成,药简力宏。半夏辛苦温,化痰降逆止呕,生姜辛温止呕,枳实苦辛寒,尤其是半夏和枳实搭配,辛开苦降,茯苓健脾利湿。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阻滞或上逆皆属胃的病理。

胃气阻滞则出现胃痛,胃痞;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呕吐、呃逆等

枳实可开幽门,促使胃气下行,使停留于胃内的气、痰、饮、水、湿、食等邪气下行于肠,从而可治疗呕吐、胃痛、胃痞等病变。(吴鞠通《温病条辨》说枳实“开幽门而饮水下行也。”)

脾虚者,枳实多与白术配伍;

痰湿者多与半夏、茯苓配伍;

烫热者配伍竹茹、瓜蒌(可用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蒌);

气滞重者加厚朴;

疼痛者加白芍、元胡;

食积者,加焦三仙等。

5.    隐匿起病

6.    矛盾症状

7.    较难辨证

湿热致病:似实非实、似虚非虚、似燥非燥、似热非热、似风非风等辨证的不确定性。

8.    垢腻秽浊

湿热病邪可表现为大便垢滞,带下秽浊,小便混浊,口气熏人,舌苔垢腻,面色垢滞等。

(四)湿热病共同表现

湿热之邪致病常见有六大症状,即“热象、重、闷、呆、腻、濡”。

二、    湿热病证的辨治

(一)辨证

1.    辨湿热之偏颇

(主要从热象、口味、二便、舌象、脉象辨)

湿偏盛者:头身重痛,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口淡无味,小便混浊,大便溏无臭味,苔白厚腻,白滑或白如积粉,舌质略红,脉濡缓。

湿热俱盛:烦渴而不欲饮,口苦口粘,小便短赤,大便溏滞不爽,色黄臭秽,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数。

热偏盛者:烦渴不多饮,口苦,口秽,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下利粘垢,臭秽不可近,舌质红,舌苔黄燥,脉滑数。

2.    别湿热之部位:上、中、下三焦。

偏于上焦:头胀重,耳鸣耳聋,鼻塞,眼眵多且粘,或神志淡漠,胸痞闷为主。

偏于中焦:多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知饥不食,四肢倦怠,便溏不爽,舌苔厚腻等。

偏于下焦:多见小便不利,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腹满,或大便下利粘垢等。

虽分三焦之不同,但都有中焦脾胃功能不调的表现,或纳呆,脘痞,或恶心,呕吐,不欲饮食等。

3.    察证候之虚实:

湿热病证初期多实,久之则脾气不足或胃阴不足等。

(二)治法---祛湿法

启盖→治肺→宣湿→桔梗、杏仁、苏叶、藿香、白芷、香薷

适应证:湿热郁阻上焦证(湿重热轻)

宣气化湿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藿朴夏苓汤

                菖蒲郁金汤

藿香正气散:(苦桔梗9、白芷9、紫苏6、藿香6、白术9、半夏9、陈皮6、厚朴6、大腹皮9、茯苓9、甘草6);

藿朴夏苓汤(杏仁9、藿香6、淡豆豉9、白蔻仁6、厚朴6、姜半夏6、赤茯苓9、生薏苡仁30、猪苓9、泽泻15

菖蒲郁金汤(石菖蒲9、炒栀子9、鲜竹叶9、牡丹皮9、郁金6、连翘6、灯心草6、木通5、淡竹沥(冲)15、紫金片(冲)1.5g

培土→治脾→燥湿→半夏、草果、厚朴、苍术、白术

适应证:湿热困阻中焦证

燥湿泻热

代表方:半夏泻心汤半夏15g,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9g,黄连3g,大枣4枚。

        王氏连朴汤厚朴6,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3g,香豉炒、焦栀各9,芦根60g

        达原饮:(槟榔6、厚朴3、草果仁1.5、知母3、芍药3、黄芩3、甘草1.5      

甘露消毒丹飞滑石450g,淡黄芩300g,绵茵陈330g,石菖蒲180g,川贝母、木通150g,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各120g)。用法: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9g;丸剂,每服9-12g;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打洞→治肾、膀胱→利湿→二苓、泽泻、滑石、通草

适应证:湿热蕴阻下焦证

分利湿邪

     代表方:茯苓皮汤:茯苓皮15 生苡仁15 猪苓9 大腹皮9 白通草9 淡竹叶6

八正散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各等量

加热→温阳→附子、干姜、肉桂(湿热证少用)

寒湿水饮:阳、脾、

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炮,去皮,破八片)9g,白术6g

苓桂术甘汤(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6g

五苓散(猪苓(去皮)、茯苓、白术各9g,泽泻15g,桂枝(去皮)6g

-----祛湿法

上焦:宣气化湿桔梗、杏仁宣肺;藿香、荆芥、防风、白芷、香薷、苏叶、淡豆豉、青蒿等辛温芳香化湿的药物。)

中焦:燥湿畅中(半夏、草果、苍术、白术、白豆蔻、陈皮、大腹皮、厚朴等辛苦温;黄芩、黄连、栀子等苦寒燥湿泻热药。)

下焦:淡渗利湿(茯苓、猪苓、泽泻、通草、滑石、淡竹叶、栀子、车前子、萹蓄等)

三、   湿热病证的组方用药规律

1.   用药针对病位与病性

上焦湿热证:湿重于热---辛宣芳化法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新加香薷饮;头晕、头昏重甚至昏迷者选菖蒲郁金汤。

中焦湿热证:辛开苦降法

  湿重于热----辛温配苦温;(三仁汤、达原饮

  湿热并重----辛温、苦温配苦寒(连朴汤、半夏泻心汤、甘露消毒丹

  热重于湿----寒凉清热为主兼以祛湿。(白虎加苍术汤;中焦为主伴有少阳证者用蒿芩清胆汤。)

下焦湿热证:------淡渗利湿法

湿重于热---淡渗利湿配苦寒清利。

(在膀胱者用茯苓皮汤;在大肠者用宣清导浊汤)

热重于湿---苦寒清利为主。

(在膀胱者用八正散;在大肠者用枳实导滞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