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瓢,伴随着我们一天工作的开始,每缸浇12次,200只缸,365天,就是87万6000次!” 凌晨4点,冬日的淮安还笼罩在黑暗之中,叶瑛群却已收拾妥当,利索地拿起手电,独自来到晒场。 200只古色古香的大缸静默地立在晒场,空气中飘散着些许咸咸的味道,叶瑛群向双手哈了口气,拿起把已经磨损的大瓢,对着黑哟哟的酱缸,开始忙活起来。 1、2、3……他在心里数着数,不住地将酱缸中间竹筒中的酱油浇淋在周围的酱体上,只到浇满12下,他就转向下一只缸。 天色渐白,重复的劳作让他背后火热起来,他抬头看了眼天,微微皱了眉头,今天是个晴天,他必须赶在太阳出来之前,浇完200只大缸,否则,露水散了,缸里的酱油,就不好吃了。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理儿,但这是从道光年间就代代相传的规矩。 这是过去十年来,酱园几乎每天上演的一幕。 江苏九龙口的酱园,从道光年间建园伊始,已经150多个年头,酱园传到现在,已是第五代,而叶瑛群,就是九龙口酱园第五代传人。 酱园的传人,不仅是酱园的主人,更是酱油酿造的高手,他的手艺,关乎酱园的兴衰。所以酱园历来的传人,都是少小从师,一生泡在这酱园里。 左二为酱园第三代传人项福增,左一为酱园第四代传人项会明,右二为酱园第五代传人叶瑛群,右一为酱园第六代传人叶清源 而这叶瑛群,却是半路拜师的西餐厅老板。 十多年前,30岁的叶瑛群还是上海一家西餐厅的小老板,日子过得随性而惬意。 他爱研究各色调味料,在漫长的尝试中,他看中了淮安一家老酱园的酱油,于是便定点大量采购。 酱园的主人是一位老基督徒,人很随和,一直坚持手作酱油,一来二往,两人熟络起来,老人时不时会给叶瑛群讲一些制作酱油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到有一天,老人找到他,说,以后供不了酱油了! 叶:你儿子呢?他怎么不做? 老人:他嫌累,不做! 叶瑛群不得不重新寻找合适的酱油,但令他惊讶的是,逛遍周边超市商场,琳琅满目的酱油,配料表中都赫然写着“豆粕”、“脱脂大豆”而非真正的大豆,要么就是配制酱油。 就连以匠心著称的日本,酱油也少有纯大豆酿造!而不明所以的国人,却依然掏钱爽快! 豆粕和脱脂大豆是大豆榨油之后的残余物,说是油渣也不为过,不少地方用它喂猪,而配制酱油,则加入了太多人工添加剂,不及天然纯豆酱油的品质。 豆粕(脱脂大豆) 这样一对比,叶瑛群开始感慨,多少年的沉淀,才总结出了做酱油的经验,多少心血,才造出了这等好味,这即将消失的,不仅是一口好酱油,还有老人一辈子的苦心经营。 第二天,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继承酱园,代替老人的儿子,守住这份手艺! 放下手中百万西餐厅,从此之后,近不惑之年的叶瑛群从零开始,当上了酱油学徒,身边的人都笑他,“脑子瓦特了!”他也自嘲是“打酱油的小叶”。 没有书本理论,一切只靠师父口耳相传,自行实践。就连做酱油的原料,都要亲力亲为。 春天,在地里种下要用的黄豆和黑豆,为保证酱油质量,全部选用非转基因大豆。 到了豆子成熟的秋季,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开始了。 成熟的豆子,先要用水泡软,然后煮熟,但是又不能煮烂,这个过程,火候是关键,虽然当过西餐厅老板,但是对于中餐火候,叶瑛群还是新手,煮烂了许多豆子,终于长了记性。 煮好的豆子要与面粉按比例搅拌。 把米曲菌的菌丝撒入,发酵2-3天,这个过程要日夜看护,温度高了,就要给豆子们翻翻身,否否则发酵太过,豆子都烂了。 豆子里的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产生鲜味,面粉里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产生甜味,酱油的甘美由此而来。 直到等到菌丝裹满豆粒,就要入缸了。 用来装发酵豆子的缸,大都是清朝和民国时的老缸,老缸外层有一层原矿釉,风吹雨打都不怕,更重要的是,老缸在太阳烘烤下,加热更加均匀,所以老缸,是酱园除开手艺外最珍贵的遗产。 然而老缸年代久远,有时就会破裂,为了守住酱园的财产,叶瑛群还特地学了补缸。 将发酵的豆子放在老缸中捣实,还加入洁净的水和盐。 这水和盐也有讲究,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有氯,最好是使用冬天的雪水或者纯净地下水。 再来说说盐,要用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天然无碘盐,可以避免海盐的微塑料污染和人工碘盐的碘过量。 所有料下到缸中,就要开始经历四季的考验。 一年中,每天都要在太阳出来前,对酱体进行浇淋,每缸浇12次,200只缸,365天,就是87万6000次! 雨雪天气,要将酱缸全部盖起来,只要额外的水进入,酱油霉变,一年的辛苦就毁于一旦。 晴朗的夜晚,要将缸帽敞开,接受露水的滋润,还要时刻警觉,防止变天。 这样辛苦一年,才能造就一缸好酱油! 手制头道酱油 一缸酱油,第一道提取的称为头抽,滋味最为鲜美。 艺姐最爱的红烧肉,用它来烧,连盐都不用放。 凉拌一碗沙拉,蘸着三文鱼、虾吃也都不在话下,头抽的鲜美,尽收口中。 小提示:因为味道偏咸,蘸食可以稀释一下再用。 不含任何防腐剂,只能用盐来天然防腐,所以味道较其他酱油咸一点,每次只要一点点就能提鲜。 蘸食、凉拌、炒菜都不在话下,头抽的鲜美不因任何烹调形式的改变而失色。 特级黑豆酱油 同样的365天发酵工艺,同样的87万6000次浇淋,采用非转基因黑豆酿造,决定鲜味的氨基酸态氮量更高,味道极鲜,用量更省。同样适合任意烹调方式。 经典手制生抽皇 这一款采用70%头抽,30%二抽组合而成,价格更实惠,口感不打折,简单的炒菜、凉拌口感极佳。 市场上豆粕酿制的,或者调配酱油,工业机械化生产,不够鲜美,这样的酱油,是没有灵魂的。 九龙口纯大豆酱油,365天酿造,浓缩四季精华,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益生菌,不仅滋润你的舌尖,更有益身体健康。真正小时候的味道。 九龙口酱油,2018年还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目前正在受理。 人生的遗憾分很多种,比如天天与柴米打交道,却不知好酱油为何物。 酱油很小,小到你来不及细看成分,酱油很大,大到凝聚了手艺人150年的心血酿造。 九龙口头道酱油,吃一次就忘不了,让你的舌尖,没有遗憾。 九龙口 · 手制头道酱油 艺粉专享价 ¥:69元起/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