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诗词文本从《诗经译注》

译文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注释 1、肃肃:形容网目细密。读音从汉语大字典,选用sùsù。 2、罝(jū 居):捕兽的网。 3、椓(zhuó 浊):打击。丁丁(zhēnɡ 争):击打声。布网捕兽,必先在地上打桩。 4、赳赳:威武雄健的样子。 5、公侯:周封列国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统制者。。 6、干城:不同字典两种读音,本音频从四声gàn,两种读音解释如下:①现代汉语词典读一声gān: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国家的将士。②汉语大词典读四声gàn:比喻捍卫或捍卫者。 7、逵(kuí 魁):九达之道曰“逵”。中逵,即四通八达的路叉口。 8、仇(qiú 求):通“逑”。 9、林: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中林,林中。 10、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

创作背景 先秦时代,狩猎本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这点在《周礼·大司马》中有记载,这首兔罝即是对当时狩猎的情况的记载和对勇武的战士的形象歌颂的诗歌。

赏析


诗写得很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之中,这种自豪也因了“干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层层推进,而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这对那些“公侯”来说,有这么一些孔武有力之士为其卖命,当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在另外一个方面,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来说,甘将一身武艺,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当他们的“腹心”为荣,就很难说是一件幸事了。《诗经》“国风”中另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在这种夸耀背后,还掩盖着怎样一种广大无际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