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启超、蔡元培、邓以蛰的书法观点

 伯乐书香小屋 2019-03-17

书法,

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

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

被誉为:无言的诗,

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

无声的乐等。

梁启超、蔡元培、邓以蛰

的书法观点

刘大龙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人。他晚年醉心翰墨,认为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开创性地运用美学观点阐释书法,给书法艺术在民国时期的发展指明方向。在他的书论中,有三个观点值得注意:

01

反对“心奴”,并不排斥“重模仿”

梁启超认为时人有四种“心奴”:“为古人之奴隶,为世俗之奴隶,为境遇之奴隶,为情欲之奴隶。”他主张“除心奴”,但坚持学书要临摹古人,提出学习书法的两条路径“专学一家,要学得像”以及“学许多家,兼包并蓄”。这种在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入古又能出新的观点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坚持碑帖结合,兼容并蓄

02

作为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难免会受其影响。不过与激进的碑学观念相比,他采取中和的态度看待碑帖之争,主张尊魏不卑唐,尊碑不贬帖。梁氏书法在唐楷基础上糅合魏碑笔意与隶书体势,并把碑意融入行草书,在碑帖兼容的路径上做了成功探索。

03

提出书法“四美说”

梁启超从美学的角度,提出书法有线条、光、力、个性四美。“四美说”植根古代书论,又吸收西方美学成分,拓宽了传统书论的研究范围,对书法美学做了开创性贡献。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历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法大学校长等职,民国时期著名革命家、教育家、美育家。1912 年,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他倡导“五育”的教育思想,提出“五育并举,美育为先”。蔡元培重视美育,他对于书法的观点从属于其整个美育思想体系,具体可概括如下:

01

书法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蔡元培在担任教育总长时,就明确规定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要有书法内容。他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支持设立“国立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开启书法进入高等教育的关键性一步。在西学东渐背景下,书法艺术受到多方面的冲击。此时以蔡元培站在美育的高度,凭借其自身的影响力及北大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来倡导书法,对于书法艺术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书法可以促进绘画水平的提高

02

1918 年,在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开学仪式上,蔡元培说道:“中国图画与书法为缘,故善画者常善书”,后来他还有专门文章论及书画“起源同一”“工具共通”“并行演进”“互相影响”。蔡元培认为美术专业要开设书法课程,并希望“经费扩张时,增设书法专科”。设立书法专科的提议,给日后高等院校书法专业的开设做了理论准备,对于书法走向专业化、学科化有着特殊的意义。

邓以蛰(1892—1973),字叔存,安徽省怀宁县人。近代著名美术史家、美学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观点有如下四方面:

01

笔画是书画同源的根本

邓以蛰用“笔画”来界定书与画的关系,认为二者有一个共同的“法”为纽带,得以在艺术本质上互相融通,这个法即是笔画。邓以蛰认为:“这种循环超忽,连绵不断的线条”是书法和画法相通的根本,也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灵魂。

“意境”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02

邓以蛰认为构成书法意境美的有“形”和“意”两个因素,二者密不可分:“书无形自不能成字,无意则不能成为书法。”这里的“意”据叶秀山解释为美学中的“意蕴”,而不仅是字义。

03

“笔画”“结体”“章法”具体构成书法意境美

笔画是意境美的基础,结体是意境美的重点,章法是意境美的关键。邓以蛰认为中国书体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行书、草书的过程,这也正是书法从形式美向意境美发展的过程,因此“行草书体又为书体进化之止境。”

气韵生动是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

04

“气韵生动”最早由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列为“六法”之一。邓以蛰认为书法与国画一样,也应以气韵生动为最高审美标准。他强调书法是人心中流美之事,笔画的“骨”“筋”体现了生命的状态,在点画、使转的笔势也传达出书写者的心情意趣。因此书法也有气韵生动的艺术特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