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丑很人本,他用“需求层次”洞悉了我们所有人

 粟英才 2019-03-17

很丑很人本,他用“需求层次”洞悉了我们所有人

谨以此文纪念马斯洛逝世46周年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4.1-1970.6.8)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心理学,让普通人的生活更美好

心理学家因为哲学观的不同对人性有不同的解释。如果说行为主义把人性看作一张白纸,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的是人性恶的一面,那么人本主义学派强调的就是人性善的一面。人本主义学派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支持个体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和自我选择。对于个人成长来说,人本主义思想意味着相信个体自身趋向成长的能力、自我实现的能力。

虽然马斯洛受过严格行为主义学派的训练,但是他自称当有了孩子那一刻,彻底对行为主义学派理论丧失信心。他对自我实现的研究源自于对他两位导师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方法以现在科学的眼光看未必那么“科学”,但他的研究结果确实震惊了学术界内外。他发现,所有具有“完美人性”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点,这些人都被其称为“自我实现者”。

自我实现是一个过程,而不只是一种结局状态。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极点,是短暂的时刻,是“当你真正升华为一个人时所体验到的那种状态”。高峰体验的主要特征就是对眼前事情的完全入迷,从而放弃了过去,放弃了未来,只关注当下,是逐渐认识到事物本来的样子,以不干涉、不强求、不控制的方式达到的一种状态。马斯洛的这些观点受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人本主义思想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分道家思想的心理学延续。

很丑很人本,他用“需求层次”洞悉了我们所有人

说到马斯洛,就不得不提他的三角形的需要层次理论。现在市面上大部分书籍谈到马斯洛的时候,仅限于其早期的需要层次理论,而很少甚至没有提及Z理论的内容。所以,一般读者对马斯洛的层次理论的认识就仅仅停留在自我实现的Y理论水平上。而自我实现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缺乏超越体验的健康的自我实现者,另一种是超越者。前一种人仅仅是实现了麦格雷戈Y理论的期望,而后一种人超越了Y理论,达到了Z理论的水平。

很丑很人本,他用“需求层次”洞悉了我们所有人

马斯洛和妻子

如果我们用“快乐”来形容健康的自我实现者,那么,可以用“入迷”来形容超越者。这种超越者对待其他人的“限度”更大,更能“忍受”极端的人,也就更能发现和接受有创造性的人;同时,这种超越者本身是谦卑的,是有创造性的。创造性是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健康”这个过程的副产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真正的大师都是谦虚的人。”

我们需要创造性人物

谁对创造性感兴趣?我的回答是,几乎每一个人都感兴趣。这种兴趣不再局限于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现在它也变成一个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政策问题。一般人,特别是军事家、政治家和有思想的爱国者,必然很快都会达成这样的共识:世界上已呈现出军事僵局,这种僵局看来还会继续存在。今天军队的任务主要是防止战争,而不是制造战争。因此,大政治体系之间的不断斗争或冷战还将继续进行,但不是以军事的方式进行。其他中立国人民呼吁的体系将是优胜者。哪一种人最终能成为更好的人,更友善、更平和、不贪婪、更可爱、更值得尊敬?谁将对非洲人和亚洲人更有吸引力?

总体来说,心理上更健康(或更高发展)的人是一种政治的必需品。他必须成为一个不被仇恨的人,能和任何人相处,友好地相处,深入友好地相处。非洲人和亚洲人,他们对于任何恩赐态度、偏见或仇视都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肯定,美国公民要实现领导并取得胜利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就是不能有种族偏见。他必须有同胞兄弟感,必须有助人感,必须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受到怀疑的人。长远地看,他不应成为专制主义者、虐待狂等。

很丑很人本,他用“需求层次”洞悉了我们所有人

普遍的需要

除此以外,对于任何能生存的政治、社会、经济体制来说,另一项更直接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更多的创造性人物。这种思路和我们大工业的侧重点是同类性质的,因为他们对可能出现的过时废弃都非常警惕。他们都警觉到,尽管他们现在富有并兴旺,明天早上醒来他们却可能发现有某种新产品问世,让其成为过时的。想一想什么是汽车厂家的命运吧,假如某人忽然带着一种廉价的、个人旅游用的工具在地平线上出现,他的售价只相当于一部汽车的一半,这种状况的一个后果是,富有的公司可能会提出以很大百分比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和发展,以及旧产品的翻新和改善。国际舞台上的类似现象是军备竞赛。的确,现在呈现出关于威慑性武器、炸弹和轰炸机的平衡。但是,假如明年发生了一件事,就像美国人发明原子弹时的情况那样,又将如何呢?

因此,现在所有大国都有大量的研究在国防和军事支出的项目下进行着。每一个国家都必须争取首先发现那种能使一切现有武器报废的新武器。我想,强国的统治者们已开始认识到,那些有能力做出这种发现的人正是那种罕见的怪人,那些创造性人物,那些他们总是以反射式的敌对态度相待的人。现在,他们将不得不学习管理创造性人才的方法、创造性人物的早期提拔、创造性人物的教育和培养,等等。

实质上,这就是我认为今天有那么多领导人对研究创造性的理论感兴趣的原因。我们所面临的历史环境有助于在有思想的人们中,在社会哲学家中,在许多其他类型的人们中创造出一种对创造性的兴趣。我们的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代更明显地处于流动中,处于变化中,更迅速地在改变。新的科学事实、新的发明、新的技术发展、新的心理事件、物质丰裕等正加速度积累,今天已向每一个人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任何以往的情境。除别的事情以外,这一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缺乏已使各式各样的改变成为必然,那是许多人现在还没有认识到的。例如,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近几十年已经完全改变。简单地说,学习知识已经很少有用处,知识太快就过时了。学习技术也一样,技术几乎一夜之间就过时。例如,工程学教授向他们的学生传授他们自己学生时代的所学也几乎毫无用处了,这些技术现已毫无价值。实际上,几乎我们生活的每一领域都面临旧知识、旧理论、旧方法的过时问题。我们全都是马车鞭子制造者,这种手艺现在已毫无价值。

新的教育概念

那么,什么是教育人(例如,成为工程师)的正确方法呢?很明显,我们必须把他们教育成为创造性人物,至少就对付新事物和即兴创作的意义上是如此。他们必须不怕改变,必须能安于改变,安于新事物,而且,假如可能(因为那样最好),甚至能享受新事物和改变的乐趣。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教育和训练的不是旧的和标准意义上的工程师,而是新的意义上的即“有创造力”的工程师。

这一点,一般地说,也适用于事业和工业中的执行者、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必须是能够处理任何新产品或任何旧工作方法的过时问题的人。他们必须是不反对改变而能预见改变的人,是能够以足够的勇气接受挑战并从中寻求乐趣的人。我们必须培育出一大批即兴创,“此时此地”的创造者。我们必须以一种与惯常方式大不相同的方式(即不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从而能处理好未来紧急事务的人)给熟练的人、训练有素的人或受过教育的人下定义。我们称之为学习的许多做法已经变得无用了。简单地将过去应用于现在,或在现在情境中利用过去的技术的各类学习,在许多生活领域中都已经过时了。教育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一种学习过程,它现在也是一种性格训练,一种人格训练过程,自然,这不是完全正确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而且它将变得越来越正确(我想这也许是我最彻底、直率而无误的畅所欲言的方法了)。过去在生活的某些领域中几乎变得毫无价值。过分依赖过去的人在许多职业中几乎变得毫无用处。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人,能以一种即兴创作的方式妥善处理问题而无须前期准备,他能同他的过去决裂,他觉得自己足够坚强、勇敢,能在当下的情境中信赖自己。

所有这一切结合在一起,意味着对心理健康和力量的进一步强调。它意味着更加珍视充分注意当下情境的能力,倾听、观察我们面前的具体的、直接的契机。它意味着我们需要那些不同于一般类型的人。一般类型的人会觉得现在不过是过去的重现,而现在仅仅是未来威胁与危险的准备时期,因为他不相信自己能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应付到来的时刻。这种新型的人,即使没有冷战,即使我们都联合在一个同胞兄弟般的种族中,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他是为了应对我们的新型世界。

我上面谈到的关于冷战的话题,以及我们现在面临的新型世界,使我们更有必要讨论创造性。实质上我们讨论的是一种类型的人、一种类型的哲学、一种类型的性格。于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便从对创造性产品,从对技术更新和美术产品以及革新的强调等转移开来。我们必须变得对创造性过程、创造性态度、有创造力的人更感兴趣,而不单是对创造性产品感兴趣。

因此,我觉得更好的战略是把更大的注意力转向创造性的灵感阶段,而不是创造性的实施阶段,即转向“始发创造性”而不是“次级创造性”。

我们须更经常地作为例证的,不是那些具有社会价值的艺术或科学成果,而是即兴创作,那种灵活、恰当、有效应对任何突然呈现的情境的能力,不论情境是否重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用已完成品作为一种标准会引入太多混淆,如良好工作习惯、顽强、训练有素、耐性、良好能力和其他一些特征,它们和创造性没有直接关系,或至少不是创造性独有的特征。

所有这些考虑使我们更愿意研究儿童而不是成人的创造性。研究儿童能避免许多混淆的问题。例如,在这里我们能不再强调社会改革或社会效用或创造产品。我们还能避开对先天杰出才能的专注从而也避免了问题的混淆(天才似乎和普遍的创造性很少关联,后者是我们所有人都有的禀赋)。

这也是我认为非言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些原因,例如,通过艺术、音乐、舞蹈的教育。我并不特别对艺术家的训练感兴趣,因为每种情况完成的方式都不同。对于儿童娱乐甚至对于用艺术进行心理治疗,我也不感兴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甚至并不关心艺术教育本身。我真正关心的是新型的教育,那是我们必须发展的。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我们所需要的新型的人,发展过程中的人,有创造力的人,能即兴创作的人,自我信赖、勇气十足的人,自主自律的人。艺术教育家成为第一批沿着这一方向起步的人,那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这也能同样容易地适用于数学教育。我希望有一天会是这样。

当然,今天在大多数地方,数学或历史或文学仍然是以一种权威的、记忆式的方式传授的(虽然这已经不适用于布鲁纳论述过的那种最新型的教育,那种有关即兴创作、猜测、创造性、娱乐的教育,也不适用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为高中创造的教学法)。问题仍然在于如何教导学生正视此时此地、即兴创作,等等,即如何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拥有创造性的态度。

新的通过艺术进行教育的运动和它对非客观性的强调,是一个不包含是与非的题目,可以把正确和不正确搁置一旁,从而能使儿童面对自身,面对自己的勇气和焦虑,面对他的旧框架或新鲜感等。说明这一点的好办法是指出,现实一经撇开,我们就有了一个良好的投射测验情境。这正是我们在投射测试和顿悟疗法两者中所做的,即,现实、校正、对环境的适应、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决定因素统统撤销,让心灵能更自由地袒露出来。我甚至可以说,从这方面看,通过艺术进行的教育是一种治疗和成长的技术,因为它能让心灵的深蕴层暴露出来,使之受到鼓励、培养、训练和教育。

很丑很人本,他用“需求层次”洞悉了我们所有人

书名: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 (美) 马斯洛, 著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定价:¥69.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