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体有着许多穴位,每个不同的穴位都有着不同的作用,而我们传统的中医就是靠穴位治疗疾病的。穴位位于人体经络之上,当机体的某个部位出现异常情况时,与这个部位有关的穴位就会出现异常反应。因此,刺激穴位就能调理机体的不适反应。 穴位保健法是从中医针灸学发展而来的,是行之有效的养生保健法。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穴位。 儿童与成年人一样,也有其经络穴位。但是,由于儿童生理方面的原因,在进行经络穴位治疗时要与成人有所区别。儿童经络穴位的关键部分全都在五指、小手腕和脊背上,这是上天赐予的天然良药。 【坎宫】孩子的眼科医生 坎宫位于眉头至两眉梢成一横线,用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分推,称为推坎宫。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不注意卫生,特别容易发生眼部感染。眼部感染大多都是慢性炎症,时间长且不易被发觉,再加上孩子无法明确说明自己的感觉,因此致使很多父母贻误了给孩子治疗眼疾的时机,最后导致眼科疾病的发生。 如果家长们懂得穴位推拿法,那么只要平时多抽出一点时间给孩子推坎宫,就可以防治孩子的眼科炎症。 所谓推坎宫,就是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放在孩子的两眉头上,然后沿着眉毛向眉梢轻轻推动的一种推拿方法。在推坎宫时,推的速度要慢,用力要轻。 在春季干燥时,如果发现孩子的眼睛发红,就应该及时给他推坎宫。 【龟尾穴】--------常按龟尾,孩子排泄通畅 龟尾穴位于臀部尾骨尖端。 排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消化功能。如果排泄不通畅,则说明孩子的消化功能也就是胃肠功能存在问题。反之,则正常。 如果孩子排泄不通畅,那就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位于尾椎骨端的龟尾穴。经常按揉可以让孩子排泄通畅。此外,还可治疗孩子便秘、脱肛、遗尿等病症。 推七节骨可让孩子不再夜里尿床位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成一直线,属于线型穴位。说起尿床,这是不少人童年时期曾有过的经历。其实,一般儿童过了五岁就有能力不尿床了,过了五岁夜间还尿床的就可以诊断为尿床症。 在穴位疗法中,通过推七节骨可以治疗尿床症。七节骨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用大拇指外侧缘自下而上直线推动七节骨,用食指和中指自上而下直线推动七节骨。此外,推七节骨还可以治疗泄泻、便秘、脱肛等症病。 【心经】——口舌生疮推心经 心经在中指末节螺纹面。 生活不规律或天气变化反复无常时,人体难以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常常出现口舌疮等上火症状。 孩子出现口舌生疮,可以通过推心经来加以化解。心经在中指末节螺纹面。在孩子的中指螺纹面顺时针方向推动,乃为补;将孩子中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则为泻。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推心经,除了可以治疗孩子口舌生疮外,还可以治疗心血不足、惊悸不安、小便赤涩、高热、心烦等症。 【天柱】-----推天柱,止呕吐 对于众多年轻母亲来说,孩子呕吐让她们十分心焦。大家都知道,由于孩子胃的位置相对较浅,因此很容易呕吐。不过,通过推天柱就可以止吐。 所谓推天柱,就是指用食指和中指或大拇指自上而下直线推动颈后正中线从头发边缘至第七颈椎的天柱骨。换言之,也就是推孩子的颈椎骨。 有一些年轻父母担心力道太大伤着孩子,力道太小又起不了作用。其实,推天柱与其他推拿方法一样,只要放松手腕,刚开始轻轻推,然后逐渐加力,一般推3分钟,推到孩子的皮肤微微发红。 此外,由于许多年龄较大的孩子喜欢吃煎炸食物,但又不懂得要水喝,因此经常出现嗓子痛的现象,这时家长们就会给孩子吃消炎药。其实,只要给孩子多喝点水,同时推颈椎骨,便可以消除嗓子痛。 让孩子肠胃强大起来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由于其肠胃功能尚不健全,因此极易患腹泻症。因此,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容易腹泻,那就说明孩子的肠胃比较薄弱。 这些按摩法,可强化孩子的胃肠功能预防腹泻 1、补脾经: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孩子的大拇指,在孩子的大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即可。 2、揉板门:所谓板门,就是大拇指下方,手掌肌肉隆起处。用右手大拇指指腹旋转揉孩子的板门。 3、摩腹:用手掌在孩子的腹部做圆圈运动。 4、按揉足三里穴:用大拇指指腹或中指指腹按揉孩子的足三里穴。 5、捏脊:自下而上捏拿,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6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春季是腹泻的高发期,所以给孩子进行穴位养生保健是个不错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