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养生不如养性(三十三)

 松竹同音 2019-03-17

张仲景

谢谢大家!我的医学理论非常简单,首先先掌握住病因,并且观察此病因对人体的影响程序。因此,从病因便可知道该疾病末来在人体的变化为何,或者从疾病的程序中,了解疾病已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岐伯

如何掌握到疾病在人体的变化情形?


张仲景

首先,应先了解引发疾病的原因为何,也就是所谓的病因。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三种。内因是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的七种的情绪变化。外因,是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的变化。疾病必须在内因及外因双重影响下,才能诱发出疾病来。内因除了七情的变化外,有时也是因为外因侵袭人体后,滞留在体内,形成内因,当再度受到外因的影响时,引发、致生出疾病来。《伤寒杂病论》便是我对于病因及发病时的程序研究出的成果。尤其首重伤寒论,因为伤寒会传导到全身,并且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同时还具有传染性。研究伤寒论时,必须先了解人体内有一传导路线,而且,此传导路线与五脏六腑有互通性。能先掌握到传导之路线后,才能防范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传导之路线便是太阳膀胱经。为什么风寒会循经太阳膀胱经之路线,进而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因肺有朝百脉及肃降之功能力,并且肺位居太阳膀胱经之首。尤其风寒侵袭人体时,是通过口鼻呼吸器官进入肺,或是从皮肤间的腠理入侵。因此,当风寒侵袭肺时,影响的程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人体之传导路线,并非由我发现的,而是通过经络之穴位图发现的。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的背部。太阳膀胱经上之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的注入点。还有,在人体的正面,也有一重要的穴位,为募穴,也是募集脏腑之气的穴位。针炙时,非常注重俞穴与募穴。俞穴属阳,募穴属阴。伤寒论中,疾病之传导理论,便是从俞穴与募穴,阴阳相对应关系。五脏六腑之俞穴,皆同位于太阳膀胱经上。因此,俞穴与募穴的相对应关系之变化,会通过太阳膀胱经而相互影响及传导。


伤寒论的基础建与此。《伤寒杂病论》是以整体观来看待疾病,不仅要了解罹患疾病的病因为何,更要事先掌握此病的发展趋势,将疾病控制在病源点上,不让疾病传输到其他部位。如此一来,才不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因此,学习伤寒论之关键点,必须先了解俞穴与募穴之阴阳相对应,及太阳膀胱经与俞穴及募穴的关系。 


黄帝

听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后,岐伯,你有何见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