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抵上腭,是拳术练习中必须做到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目的在于接通任督二脉,形成水火既济之势。禄堂公在《拳意述真》中着重指出:除吃饭;喝水;说话;可开口,其余时间始终要舌抵上腭。
有人指出舌抵上腭是为了防止练拳时牙齿咬伤舌头,我对这种说法不敢苟同,这只是外在的一种优势,并不是此举的内涵所在。
我本人在站桩;练拳;及其他时间,始终保持舌顶上腭这一形式,我觉得最大的好处是呼吸极为顺畅,口中唾液充盈,即使一口气练上一两个小时,也绝不会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我们知道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我们的心跳会加快,此时心脏产生的热量的就是心火,只有使肾水上行下转至心脏,才能增加心脏的润滑性,降低心脏的热度,使得水火既济,道家所谓“固肾水以平心火”就是指此。我们做到了舌顶上腭,口中唾液充盈,这就说明肾水已经上行至心脏了,因为唾液就是肾水的一种。
由此可见舌抵上腭即为搭桥,目的在于接通任督二脉,形成肾水上行以平心火的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