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个红钢城 红钢城里大武钢 这里曾是武汉的经济地标 也是武汉的骄傲 两年前 作为供给侧改革先锋试点 武钢重组 现在好吗? 2017年3月2号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揭牌成立 原武钢集团冶炼主体跻身上海宝山、南京梅山、湛江东山之列,成为宝武四大生产基地之一。这和以往国内钢企重组大为不同,新企主业整合不再是简单的“母子公司”,而是“一公司多基地”的全面整合、深度融合。日前,记者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获悉,企业成立两周年,半数指标创历史最佳。 历史不会忘记 1958年 武钢第一炉铁水喷涌而出 开启了 新中国钢铁长子的茁壮成长 历史同样会记取 2017年武钢有限的诞生 揭开华丽蝶变的序幕 钢铁寒冬中,宝武迎难而上,联合、整合、融合、化合“四步走”,以终为始,倒排计划,分别制订了“三年计划”“年度计划”“百日计划”和“首日计划”,快速成立以营销、采购、研发、财务、信息化等五个专项工作组为核心的整合工作推进体系。 武钢有限运营改善部组织管理室主任陈颂告诉记者:“我觉得宝武整合后最大的变化在于人的精神面貌变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持续向好,广大职工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整个公司,充满了一种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一种力量。” 重组之问 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激励和鞭策着所有武钢人 随着沪汉两地人员 双向任(挂)职交流 宝山、青山从“走近”到“走进” “两家人”逐渐融合成为“一家人” 宝武整合之初,青山基地彩色涂层钢板生产线因质量不稳导致产线停产。宝山冷轧任玉苓首席工程师带领支撑团队来到武汉,和青山基地同事一起奋斗十个月,让彩涂线成为青山基地内第一个获得宝钢股份体系认证,同标准、同品牌、同质量、同服务的产线。 采访时,武钢有限运营改善部组织管理室高级主任师王涛说道:“从一开始半停产造成巨大亏损,到2017年当年达产的时候就实现了2200万的利润,为企业赢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无论外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深深植根于武钢人内在的血脉精神 始终蓄势待发 一旦机缘到了 就会如火红的炉水一样 喷薄而出 两年来,武钢有限全力推进整合融合任务748项、里程碑192项,每年计划完成率均达100%,研发、营销、采购业务实现了集中统一,宝武重组发挥出“聚变”效应,两年来共实现48亿元协同效益。 武钢有限运营改善部组织管理室主任陈颂介绍说:“从宏观上来讲,我们采取了信息化移植覆盖的方式,随着18+8个信息系统的成功上线,武钢有限完成了一次从组织体制到管理流程的系统再造,快速地导入了集中一贯的管理模式,公司的体系管理利益全面提升。从微观上来讲,我们采取了嵌入式支撑的方式,由宝山基地派出了8个专家团队,330名专家,采取嵌入式支撑的方式,在武钢有限开展工作,系统地解决老大难的问题,突破瓶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重组之初 武钢有限既面临着 生产经营改善的重大压力 又面临着新一轮规划的制定难题 受前提条件和不确定因素多的影响 环保发展怎么破局 考量着武钢有限领导班子成员的智慧 重组改革,环保先行。两年来,武钢有限坚定不移走减量、绿色、精品、智能之路,建设环保项目80余项,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7.98公斤标准煤,新增绿化面积16.26万平方米,为蓝天碧水保卫战作出贡献。 对此,武钢有限经营财务部副部长谢辉介绍说:“以调整改革打基础、优化夯实上台阶为工作主线,50%以上的技术经济指标,取得了历史最好水平,资产质量持续提高。两年有息负债下降300多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幅度排名行业第一,经营业绩再攀高峰,吨钢利润行业排名大幅上升,创造了新时代武钢奇迹。” 东风又绿江南岸 钢铁雄风满青山 武钢人不负重托砥砺前行 新起点徐徐展开新境界 加油!宝武钢铁! 加油!新武钢! 武汉期待着你 更新的呈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