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综述:新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最新进展(1.0版)

 高占国 2019-03-18
【这是王竹立老师对新建构主义理论研究进展的最新总结。欢迎批评指正,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竹立附记】

一、 新建构主义诞生过程
    自从建构主义理论诞生以来,很多在该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都被冠以“新建构主义”这一名称。例如刘儒德将美国伊利诺大学阅读研究中心的斯皮罗(R.J.Spiro)等人提出的认知灵活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le Theory)称为新建构主义理论;何克抗教授在题为《倡导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建构主义》会议发言中提出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思想,也被后来的一些作者称之为新建构主义理论。但考察这些理论,它们都有自己正式的名称,理论提出者本人也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正式命名为新建构主义。正式以“新建构主义”命名、并构成相对完整体系的学习理论是由笔者在2011年提出,并在后续系列论文中不断完善的新建构主义理论(New Constructivism)。
    2011年1月14日到16日,在广东省肇庆碧桂园凤凰大酒店举行的《第一期CETA教育技术沙龙》上,一位年轻教师提了一个问题:网络学习让同学们感到,好像学到了很多,但又好像什么也没学到,因为学到的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不系统,不知该怎么办?此话一出,立即引起笔者的共鸣,认为这是网络时代学习遇到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蕴含着某种规律。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用老办法,试图让学生走回传统的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学习的老路,而必须让学生以个人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建构个性化知识体系。
    整整一天,笔者一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第二天上午发言时,提出了未来学习面临“信息过载”和“知识碎片化”两大挑战的观点,并提出“零存整取学习策略”作为解决之道,还将这一理论雏形命名为“新建构主义”,受到与会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之后一段时间里,笔者将自己的思考陆续整理成文,发表在个人博客上,并在与同行学者和网友的交流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论文,用1.0、2.0、3.0……版的方式,不断改写、重构自己的论文。最终这批论文陆续发表在《远程教育杂志》上,系统阐述了新建构主义基本观点。这一努力一直延续至今,尚未结束。利用这种在线写作方式,笔者总计发表了数十篇相关论文,约三四十万字。还出版了5部相关著作。
    新建构主义是建立在经典建构主义思想之上的,其共同之处都是强调真实情境对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协作与会话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认为学习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知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但新建构主义是针对网络时代的学习特征而提出来的,其核心理念可用“情境、搜索、选择、写作、交流、创新、意义建构”来概括。笔者所说的意义建构包含知识创新在内,它将学习、应用、创新三个各自分离的阶段合三为一,因而具有全新的内涵。新建构主义理论可视为网络和智能时代学习与创新理论之一。
    新建构主义理论在成形的过程中,还受到乔治·西蒙斯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深刻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技术观、教育信息化思想和创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等。在新建构主义理论建立过程中,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了讨论、交流和争鸣,贡献了宝贵的意见和智慧。新建构主义理论可视为集体智慧和个人创造的结晶。
 综述:新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最新进展(1.0版)

二、 新建构主义理论体系
(一)新知识观
1. 知识变样了
    网络诞生以来,信息与知识载体由以纸质书刊为主,向以网络新媒体为主转移。信息与知识存储在书本上和网络中是不同的,纸质书本是以文字和图形为符号的,其结构是平面和线性的;而网络是以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为媒介,并通过流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多种形式呈现,其结构是三维立体超链接的。网络与书本的区别见下表:
综述:新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最新进展(1.0版)

    由于这种变化,知识发生了四个方面的改变:
知识结构由静态的层级结构,变成动态的网络生态;
知识呈现由以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以更加综合具象的多媒体形式;
知识类型由以硬知识为主,变成以软知识为主;
知识内容由整体变成碎片。
    今天的知识表现出四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碎片化。我们通过网络或多种渠道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大多数时候是半成品,难以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去中心化。今天的知识不再只是由少数专家学者权威发布的,而是由众多网民共同构建的。教师和教科书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互联网和社会化网络已经成为知识的重要来源。
    第三,生成性。今天的知识具有生成性特征,它像树木一样生长、成熟与凋亡,不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更新的,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第四,时效性。今天的知识存在“半衰期”,网络时代知识的半衰期大幅缩短。
2. 软知识大量出现,且越来越重要
    硬知识与软知识概念最初是由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提出来的,笔者对其进行了拓展与深化,认为,区别软知识和硬知识最核心的指标是知识在三个层面上的稳定性。第一个层面是结构层面,如果某种知识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那它就是稳定的;第二个层面是内容层面,如果某个知识概念已有公认的内涵与外延,不容易因为人的因素或时间的因素而改变,那它就是稳定的;第三个层面是价值层面,如果知识不容易因为时间的变化而丧失其价值和意义,或者被新的知识所替换而淘汰,那它就是稳定的。软知识与硬知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它们是处在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中。最硬的知识是三个层面都稳定的知识,最软的知识是三个层面都不稳定的知识,大部分知识处于两者之间。软知识与硬知识的比较,详见下表。
综述:新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最新进展(1.0版)

综述:新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最新进展(1.0版)

    软、硬知识的划分被我国教育技术学第一个博士生导师、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命名为网络与智能时代的“新知识观”,并撰写长篇论文进行讨论。笔者在其中的贡献如下:
(1)进一步明确了软知识和硬知识的区别在于“知识的稳定性”上,这是软知识和硬知识的本质属性;
(2)对知识的稳定性做了三个层面的深化与拓展,并举出了具体的例证;
(3)首次提出未来对软知识的学习比对硬知识的学习要更加重要的思想;
(4)首次指出软知识的学习应采用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等一系列新的学习理念与学习策略。
(5)进一步描述了今天软知识大量产生的原因,指出软知识是“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知识”,预测了软知识概念的提出对教育教学变革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今天的信息和知识就像一条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河流,在无形的网络里自在地流动。人人都可从这条河流中摄取自己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同时,也向这条河流中注入、贡献自己的涓涓滴滴,河水因之而“爆涨”,其爆涨的主要来源是亿万的网民,而不再是少数的专家学者。

(二)新学习观
1. 重新定义学习
    既然知识发生了变化,那么学习也必定发生变化。新建构主义给学习下了一个新定义:今天的学习,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创新比继承更重要。
    网络时代,学习面临两大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如何应对这两大挑战,是新建构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为此,新建构主义提出了两大对策:学会选择与零存整取。 
    信息超载,是指信息接收者或处理者所接收的信息超出其信息处理能力。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世界的信息和知识都处于大爆炸状态,造成信息量大、信息质量差、信息价值低等问题,信息超载的现象也随之而生。如何处理海量信息,让它们成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是每个人面临的一大挑战。
    “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知识碎片化,是指我们获得的知识不再完整、系统,而变为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如何将碎片化的知识,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工整理,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整合,形成新的个人化知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两大挑战,学习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学会选择。选择的原则是以“我”为中心,即以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或问题解决需要为中心,对信息和知识进行筛选,建立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对与个人兴趣爱好和/或问题解决需要关系密切的信息与知识,进行优先处理和意义建构;对于关系不密切的信息与知识,只需要建立弱连通就可以了。学会选择,有助于减少信息超载。
    第二、零存整取。这是解决碎片化问题的基本原则。“零存”的关键是学会选择,“整取”的关键是不断写作、碎片重构。
2. 零存整取式学习
    知识的零存整取可发生在四个层面:
——个人层面的零存整取。学习者经常通过网络进行自发性的学习与交流,网络上的信息与知识不仅来源渠道杂,而且大都不完整、不系统,呈现出碎片化面貌。学习者应该在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按照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和创造性重构的三个步骤,进行零存整取式学习,从而建立个性化知识体系,最终实现知识创新。
——社会层面的零存整取。随着互联网上维基类网站的日益增多,以此为平台的“知识创新”,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例如,在一个叫做“互动百科”的中文网站上,有300万热心网友,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挤出时间,轻点鼠标,借助维基模式,你写我建,你修我改,接力创建500万个词条,垒砌成一座互联网上的知识宝库。[15]这种社会化知识形成方式,也是一个零存整取的过程。网友的碎片化撰写与修改,积少成多,化零为整,最后形成相对完整的以词条为中心的知识体系。
——团队层面的零存整取。今天的学习更多的是团队协作的过程。例如,在学校教育中,以班级或小组进行的团队学习越来越多;一些新的学习形式,如自组织学习、创客式学习等更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团队学习。在这样的团队学习中如何将大家的“碎片化”知识与技能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学习成果,同样需要零存整取原则的指导。具体方法与步骤尚需探索。这方面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未来学习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技术层面的零存整取。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的大规模协作、交流,可能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有可能实现零存整取知识创新的目标。例如,学习者在微信群和QQ群里的讨论,会留下大量的思想成果和数据资料,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整理,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其中,个人层面的零存整取又包括两个策略:
(1)基于博客平台的零存整取。其核心思想是将网络视为一个虚拟的知识银行,而个人博客好比自己在知识银行中的账户,通过对同一主题的博文的不断“改写”,而实现化零为整、知识创新的目标。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阶段:
“积件式写作”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学习者首先通过网络搜索或其他方式获取原始的信息和知识碎片,经过简单的剪切、粘贴和评述,形成一篇或长或短的博文。这些博文虽然可能包含了个人的某些见解在内,但主要还是对前人知识的复述。因而它对我们将要建构的知识体系还是一个原始的素材,一个小小的积件。
“个性化改写”阶段
    当知识或信息的“积件”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我们的思想可能产生某种程度上的质变,表现为我们开始对这些零碎的知识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发现了其中的某些共性和个性。这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相关博文进行改写。这种改写与最初的“积件”不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可能是多个“积件”的组合,表现为一个会聚的倾向。其中还包含采用自己熟悉的概念、语言和规则,对这些零散的积件进行个性化加工与改造,以便与头脑中原有的个人知识体系实现对接。
“创造性重构”阶段
    经过个性化改写的新知识片段与个人原有的知识体系发生碰撞,如果新来的知识片段恰好能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则可能顺利被原有知识体系所接纳,成为原有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不会导致原有知识体系结构的改变;如果不能有效地纳入原有知识体系,则可能暂时游离在原有知识体系之外。当这种游离的知识片段越来越多,不断冲击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可能在某一刻导致原有知识体系结构的变形或重构,通过再一次改写,可将这些游离的知识体系与旧有的知识体系重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这个新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对个人来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可称之为“创造性重构”。“创造性重构”可视为更高层次的知识聚合。
    从“积件式写作”,到“个性化改写”,再到“创造性重构”,完成一次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循环的开始,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2)基于跨平台写作的零存整取。这是最近笔者根据融媒体时代的新特征,探索出的一个从微信开始,到博客,再到纸质媒体的跨平台零存整取学习策略。也包括三个步骤或环节:
电报式写作:用最精炼的语言,记录最新的思想火花。
短文式串写:将一系列相关的“微语”,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并加上必要的阐释、连接的文字,形成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
论著式统整:将相应的短文,按照科学的逻辑体系,与已有的相关知识体系进行统合整理,形成较长的论文和著作,从而将自己原创性的思考和知识,融入人类知识的整体之中。
3. 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
    笔者将学校里的学习称为“学科导向的系统学习”,它是按照学科或专业的系统性知识结构进行的,旨在让学习者建立某个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共性化知识结构。新建构主义主张“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它以个人兴趣爱好和问题解决需要为核心,建立个性化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以自我实现和问题解决为导向,从核心问题出发,像蜘蛛织网一样一圈一圈向外扩展,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与个性风格。它由个人的信仰、喜好、知识、技能、经验等构成,有自己独有的概念体系与思维逻辑。它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的网状结构,而不是单一学科或专业内部的线性或树状结构,包含更多的个人实践所获得的隐性知识。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学会选择+零存整取。
4. 包容性思维
    包容性思维(Inclusiveness thinking)是笔者在新建构主义论文中首次提出的原创性思维方法,是一种把信息与知识碎片整合在一起的思维方法。它仿佛一种思维“粘合剂”,把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知识、信息“碎片”粘合成一个整体,追求一种“集大成”式的思维成果。同时,由于原本混沌、杂乱的信息与知识,被重组为一个结构化体系,会缩小在大脑内存储所占的空间,降低信息过多带来的认知负荷,有利于应对信息超载的挑战。它还是一种看待事物的信仰和态度,认为各种观念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只有把所有这些“合理的一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对世界的完整认知。因此,它也是一种化解矛盾与冲突的良性思维方法。进行包容性思维需要了解六种关系和五个步骤。

(三)新教学观
1. 教育教学是一个知识“嫁接”过程
    关联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乔治·西蒙斯将网络时代的知识比喻为河流和管道里的石油,提出了知识流的概念;新建构主义则将知识比喻为一棵榕树,知识树有三级结构,分别是一级结构(树根)、二级结构(树干)和三级结构(树冠)。两者并不矛盾,前者指的是社会知识,后者指的是个体知识。换言之,就是知识在个体的大脑内是以树状结构的形式出现的,而知识在社会网络中传播时则以知识流的形式出现。学习者需要从社会网络中摄取知识与信息作为自身之树成长的养料,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知识之果投入到网络的知识流之中,与社会进行信息与知识的交流与交换。 
    知识的一级结构来自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它是鲜活的、具体的、感官的、多维的;二级结构来自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它是用语言文字和符号承载的知识,因而是逻辑的、抽象的、线性的,一维的。知识从一级结构到二级结构是一个从弥散到收敛的降维过程。知识的三级结构来自人类对事物本身的属性和概念引发的联想,这种联想可以产生于知识的一级结构,也可以来自知识的二级结构,因而知识的三级结构与一级结构及二级结构都构成了联系,形成一种首尾相连的榕树形结构。知识三级结构的构成与特征见下表。

综述:新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最新进展(1.0版)

    新建构主义认为:教育教学是一个在人的知识二级结构上进行知识“嫁接”的过程。
    既然个体知识是一棵不断生长着的“树”,那么学习就是一个从环境中摄取营养、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新陈代谢过程,教育(教学)就是一个给知识树浇水、施肥、修剪、乃至改造的过程。教育(教学)可视为一个知识嫁接过程,即把经过有经验者加工整理、已经专门化、结构化、有“生命”的知识,移植到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知识二级结构里去的过程。受教,可视为“被嫁接”;自学,可视为“自嫁接”;教与学技术其实就是知识嫁接技术。
    影响知识“嫁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亲和力、嫁接时机、嫁接技术等。嫁接能否成功主要受新的间接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二级结构的亲和力大小的影响,亲和力越大,成功的几率就越高。知识嫁接时机主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嫁接知识所要求的认知水平是否匹配;所嫁接知识是否与学习者的个人兴趣、需求相一致。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嫁接适当的知识,这样的嫁接才容易成功。嫁接技术是指知识的传授方法和学习方法。只有当教师采用合适的方法或技术进行教学,学习者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学习,间接知识的嫁接才能成功。嫁接成功的标志是知识由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对于简单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可以采用重复练习的方法进行嫁接,对于复杂的知识和高级技能则需要采取连通、重组、建构、零存整取等方法进行嫁接。网络时代信息与知识来源的渠道更加丰富与多元,碎片化学习越来越成为学习的主流方式。因此,今天我们应该更重视传授“知识嫁接技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嫁接”,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本身。知识嫁接学说比以往的教学理论更加包容性。
2.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包含四个关键词,分别是分享、协作、探究和零存整取。
(1)分享 
    分享是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第一步或第一个环节。网络时代,学生自发地或在教师引导下有意识地从网络和生活中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与知识,这些信息与知识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主动获取的。教师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将他们获取的信息与知识与大家分享,并组成多个兴趣小组,或从其中挑选出大家共同感兴趣、并与教学目标相对一致或接近的内容,作为下一阶段学习和探究的主题或内容。
(2)协作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主张的协作,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学生自愿组成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个性化的交流与合作;一类是在全班共同学习的主题或内容选好之后,教师根据主题或内容的复杂程度,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协作学习。
(3)探究
    对于没有现成或固定答案的开放性、综合性主题或内容,可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或探究性学习,以求得问题的解决。探究可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教师应提供帮助与指导。 
(4)零存整取
    网络学习的碎片化导致学习的零散、不系统,学生很容易为这些信息与知识的碎片所困扰,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碎片进行有意识的整合,使之成为学生个人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最终实现知识创新。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1)分享与交流
    这一环节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程开始时,教师应该介绍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与学生共同商讨学习主题;然后让学生围绕主题分享自己的已知与未知,并提出个人的学习愿景;接下来让学生根据相同或近似的愿景或兴趣进行配对或分组交流,进一步确定学习内容和计划。
(2)协作与探究
    这一环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学生们围绕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新建构主义主张的协作与探究,是围绕建构个性化知识体系进行的,而不是为了完成某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因而更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非正式性。
(3)整合与重构
    整合是指学生将信息与知识碎片进行有机组合,并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对接,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的过程;重构是指当信息与知识碎片无法按常规进行组合,或者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无法进行有效对接时,个体对信息与知识碎片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信息新知识,或主动改变原有认知结构,以与新信息新知识有机结合的创新过程。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教学推进策略
----逐级推进策略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采取三个步骤来逐级推进学习过程,分别是“说出”、“写出”和“做出”。 通过不断让学生说出、写出和做出,逐级推进学习过程,循环往复,实现学习的螺旋式上升。
----课程整合策略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并不排斥传统的课程教学,而主张与传统的课程相结合,利用传统课程的教学流程作为“线索”,引导学习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只不过这时候教学目标不再是传统的共同目标,而是个性化的个人目标;教学流程也不会完全按照事前制定的计划一成不变地进行,而可能随时转向或分流,以实现帮助学习者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创新的终极目标。
3. “互联网+”课堂
    根据新建构主义思想,笔者提出:“互联网+”课堂意味着“三进”。
(1)互联网进课堂
“互联网+”课堂首先意味着让互联网进课堂,而不是将互联网拒于教室门外。应该鼓励学生带手机与笔记本电脑来上课,容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上网。
教学实践表明,手机进学校与课堂,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导致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生活实践进课堂
    今天,网络将现实生活与我们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能知晓;网络为我们获取各种信息与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校不再是世外桃源,课堂也不再是空中楼阁,生活与学习不再能够被人为分隔。学生只会对与自己的生活关系密切、与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关系密切的内容感兴趣。今天的课堂教学,应该多从现实与生活中寻找内容与素材,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综合性、开放性和混合性学习。
(3)创新教育进课堂
    网络时代,学习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传承前人的知识,创新才是关键。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帮助学习者建立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记忆不再是最重要的能力与目标,学会创新思维才至关重要。

(四)新技术观
    新建构主义是网络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因此,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如何看待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观与教育(教学)观。
1. 技术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还是教育教学活动所处的环境与生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技术视为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人和技术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在技术发展不快的时代,没有引起多少怀疑。然而进入网络和智能时代,技术的进步一日千里,越来越快,人们发现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于是,对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的争论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教育技术界一直存在“以教育为中心”,还是“以技术为中心”的“教”“技”之争。笔者运用包容性思维方法,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技术既是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手段,也构成教育教学的环境与生态的观点。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技术更多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导致教育教学发生变革,而是通过改变环境与人才需求,间接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导致教育变革的技术并不是一般性的技术,而是革命性技术或一系列革命性技术的集合。技术进步与教育变革的关系见下表。
   综述:新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最新进展(1.0版)

2. 将技术划分为革命性技术与过渡性技术
    这是新建构主义技术观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新建构主义并不认为所有的技术都对教育有革命性影响,必须无条件追随。而是认为应该区别过渡性技术和革命性技术,只有革命性技术才能对教育教学发生深刻影响。革命性技术必须满足三大条件:一、必须相较以往的技术有所突破,而不仅仅是小修小补;二、必须能解决教育教学中某些瓶颈性问题;三、技术壁垒较低,入门容易,性价比高,易于普及推广。过渡性技术可能被淘汰,也可能最终发展为革命性技术。教育工作者既不要盲目崇拜技术,跟着技术发展步伐亦步亦趋,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也不能因循守旧,对新技术持排斥拒绝的态度。一旦发现革命性技术出现,就应该立即采用。应该认识到,革命性技术对于教育变革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但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也会一定程度阻碍革命性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 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新一代革命性技术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入口”,智能手机可视为又一项革命性技术,它解决了计算机微型化、无线接入互联网、便于携带等瓶颈问题,而且使用方便、性价比高,与之前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甚至iPad相比都有突出优势,所以它的普及性也远远超过了前面这些工具。智能手机的出现带来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课堂的激烈挑战,最终有可能改变传统课堂的标准化教学模式,代之以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
    人工智能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其对教育的影响很可能也是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旨在制造能像人类一样思考、甚至超越人类思考能力的机器,这种智能机器人将取代人类的大部分常规工作,包括大部分的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凡是用硬知识能解决的任务,智能机器人都将比人类完成得更快更好。这既可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福利,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人类可能只能在人工智能所留下的工作“缝隙”中去找工作。这种工作“缝隙”有可能是人工智能不能完成的那一部分“旧”工作,也可能是人工智能所制造出来的“新”工作(这类工作更需要软知识、软技能)。因此,培养创新创造人才成为未来教育最首要的任务。

    (五)教育信息化新方向
    从新建构主义视角来看,未来人才培养目标将从培养专业化人才,向培养创新创造人才转变;学校教学目标将从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为主转变;教育教学主战场将由传统的实体课堂,向网络的虚拟课堂转移;教育教学体制将从统一化、集体化、标准化的现代教学体制,向个性化、个人化学习和自组织、开放式团队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评价将从单一化、标准化的考核考试,向多元化、差异化的综合评价转变。为此,笔者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新路径、新方向:
1. 农村包围城市、网络学习包围传统课堂,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全盘改变
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现状,教育信息化应该把重心放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在应试教育最薄弱的地方,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率先实现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双重突破。为此,笔者支持大量推广远程视频双向直播教学(所谓一块屏幕改变命运)、双师课堂、1+N模式的教学改革试验。
2. 智能手机进课堂,实现教育教学的“中心突破”
笔者不赞成为教室投入过多的高端设备,强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主张引进智能手机,让手机进课堂、课堂进手机,实现“互联网+”课堂教育变革。
3. 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促进教学模式变革
其意义在于培养一大批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骨干,建设优质的网络教学课程与资源,转变人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六)创新教育新理念
    新建构主义提出,“为创新而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对学习的创新”,知识创新是学习的最终和最高目标。
1. 知识的第三级结构与创新有关
    知识创新主要发生在知识的二级结构层面,但需要知识的一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参与和配合,尤其是知识的第三级结构—--联想,对创新非常关键。新建构主义探讨了联想与创新的关系,认为近距离联想有助于知识记忆的提取,远距离联想有利于知识的创新。
2. 模式识别是知识创新的主要范式
    所谓模式(pattern),是指隐藏在事物之中的一种内在规律,找到这种规律可以指导我们预测和应对同类事物。当这种规律多次出现的时候,被敏锐的人识别出来,并用文字符号进行加工整理,形成新的方法、理论和概念,就是知识创新。如果说认知处理还是一种对已知规律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模式识别就是对未知规律的发现、揭示和阐述。模式识别是知识创新的主要范式。新建构主义提出了识别模式的四种方法:
通过重复出现的现象识别模式
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去识别模式
通过直觉与想象识别模式
通过上述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识别模式
3. 妨碍创新思维的根本原因是心智枷锁(思维定式)
    每个人都有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当心智模式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相一致时,有利于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当心智模式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一致的时候,就成为妨碍创新的心智枷锁。
4. 提出了激发创造力三板斧
    心智模式具有隐蔽性和自我验证效应。要突破心智枷锁和思维定式,可采用转变思考方向、软性思维和强制联想这三类方法。每一类方法又有许多具体的做法。
5. 批判性思维、平行思维(六顶思考帽法)和包容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密切相关
    笔者将上述新理念贯穿在《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中,发展出一整套思维训练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 创客教育应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
    笔者采用新建构主义视角,考察国内的创客教育,认为创客教育应从突出技术培训向突出思维训练转向;从只注重数字技术向关注一切创新创造活动拓展;从追求竞赛获奖向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方向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