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上震下山雷颐,养贤育民中正吉。初九自养守本份,六二靠人不安逸。 六三乞求非所倚,六四贪婪逐猜忌。六五守成宜敬贤,上九危厉尚有喜。 颐卦是颐情养性、修身养德的方法论。即颐养之道。颐卦象征颐养、培养。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震,震为雷,雷出山中,恰是春暖之际,天地养育万物之时。颐卦的卦形如同人的口腔,上下两个阳爻像是张开的口唇,中间四个阴爻像是两排牙齿,食物由口中进入。 颐养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就自然界的生物而言,颐养是一种纯粹的生理行为,就人类而言,主要是在各种人际关系制约下的社会行为,应当遵循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养正则吉,不正则凶。颐卦喻示人们节制饮食、保养身体、言语谨慎、修养德性、颐神养志、颐情养生。 颐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第27卦。此卦异卦(下震上艮)相叠。震为雷,艮为山。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实内虚。颐卦展示在像“颐”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其主卦是震卦,卦象是雷;客卦是艮卦,卦象是山。 春暖万物养育,依时养贤育民。阳实阴虚,实者养人,虚者为人养。自食其力。有了丰盈厚实的蓄积才能得到充分的颐养。颐,养也。有所养,中正而吉祥。颐养之道当自求口食自己养活自己,不能不劳而获和掠夺争抢天下。要依靠个人自身努力,自身奋斗,不得用不光彩不正当手段谋求财物。 颐卦讲颐养之道,从个人的饮食养生,引申到君子的道德修养,最后上升到国家的国力颐养。要养其正,越是刚健之人越要颐养正道。养德养生,对于君子个人既自养又养人,养己是为了更好地去养人,既要养生更要养德,平日饮食营养平衡身体才能健康,以德滋养不急不贪才能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要静下心来继续颐养,发展生产,进一步壮大,最主要是自力更生,不能依赖外界的帮助,独立自主养育贤才和万民才能长治久安。 颐卦是颐情养性、修身养德的方法论,即颐养之道。颐卦爻辞揭示的哲理和事物中可分为六种人,既有下层的民众臣子,也有上层的大臣君王和老天爷。前三种人需要别人来养,如果不自食其力注重口腹之欲,结局都“凶”。后三种人有责任义务颐养圣贤和万民,如果注重道德修养清心寡欲,结果都“吉”。 也可分成六个阶段,既描述人的成长过程,也描述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阐述了颐养的原则和社会常理。 1、从小就要树立自食其力的思想,好吃懒做长大必凶。颐卦倡导“自求口实”,用“灵龟”来做比喻,龟是善于自我保养的长寿之物,不需要多少外界食物,仅靠吐息就能够生存很久。 2、柔弱无力需要别人颐养,但不能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个人虽本质柔弱能力不够,但只要有好的品德,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勤勤恳恳自食其力。 3、不中不正急躁冒进偏离中道,求养于人贪得无厌,贸然进取也会万劫不复。对于个人不宜仰仗庇护贪得无厌卖身求荣,对应国家则是不自量力,强势出击必遭凶险,必须卧薪尝胆。 4、对应国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兢兢业业辅助君王颐养民众。颐卦中的前三类人重在养身贪恋口欲,后三种人重在养德心平气和。要想办法削弱某些人的贪婪,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让整个社会重归和谐。 5、君王养贤及万民,现在的君王尚柔弱无力,君王之道上,虽然六五有位有德,毕竟是柔弱之质,依赖于阳刚圣贤才得以养育天下,所以此时宜于安居守中谨慎从事,不可以追求更大的作为,去涉越大险大难。 6、颐道大成,上九正应六三,六三处下震为雷为征伐,六三处下互坤为万民,可以吊民伐罪兴兵伐纣了,故称“利涉大川”。引申到普遍的国家之道上,中间原本“无实”的四个阴爻成长为阳爻,这就过渡到了下一卦大过卦。在大过卦中,可以大展身手,得以涉越大江大河成就大业,故称“利涉大川”。 颐卦中特别强调要“自求口实”,君子要自食其力,国家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君子要修身养德,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养育他人和保养自已。 颐卦喻示人们节制饮食、保养身体、言语谨慎、修养德性、颐神养志、颐情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