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用葛根,名中医的降糖经验方

 中医药方便 2019-03-18

葛根,出自《神农本草经》,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在不同的医案中,剂量不同,配伍不同,功效也不相同。

今天小师妹为大家整理的是中医学家刘渡舟老先生和四川省名中医张发荣教授的临床用葛根医案三则,更有临床以葛根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方法,同学们认真看到结尾还有福利

麻疹不透

本品味辛性凉,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刘渡舟

红皮病医案

钟某,女,39岁。

1993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半年前因病服用“复方新诺明”发生过敏,周身皮肤发红、瘙痒不已。西医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型药疹”。

多方医治罔效,患者特别痛苦,经他人协助,从四川辗转来京请刘老诊治。

现全身皮肤通红、灼热、瘙痒难忍,表皮片片脱落、每日可盈一掬,面色缘缘正赤,目赤羞明、不愿睁视,口干鼻燥、咽痛、月经半年未行、小便色黄,大便质软、一日两行,舌绛、苔白厚腻、脉滑。

初辨为热毒深入营血,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清营凉血解毒等法,疗效不明显。

刘老综合脉证,思之良久,顿悟此证为热毒郁于阳明之经,阳明主肌肉,故见皮肤发红、瘙痒、其面缘缘正赤,反映了阳明经中邪气未解之象,治以升散阳明经中久蕴之邪,

方用升麻葛根汤:

升麻10g,葛根16g

赤芍18g,炙甘草8g

药服五剂,面赤、身痒减轻,患者信心倍增。由于近日感冒,微发热恶寒,为太阳表邪之象,阳郁在表,“以其不得小汗出”,则更助其身之痒,乃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为疏:

麻黄3g,桂枝10g,杏仁10g

白芍10g,生姜10g,炙甘草6g

大枣10g

三剂。

服药后微微汗出、已不恶寒、食眠均佳。昨日月经来潮,经量、经色正常,此表邪已解。续用升麻葛根汤,以清阳明热毒,经治月余,患者皮肤颜色渐退为淡红色,已不脱屑,诸症遂安,欣然返乡。

本案因皮肤发红、见有舌绛,初辨为热入营血,以清营凉血治之,收效不显,说明抓主症有误。

本案虽有舌绛等波及营血之象,但脉不细数而滑,苔不光而反厚腻,又无身热夜甚,以及出血之症,说明热邪并未全部深入营血。

观皮肤瘙痒、伴面色正赤、目赤、口鼻干燥、咽喉疼痛等症,实为热郁阳明气分之证,阳明主肌肤,其脉行于头面。

《素问·热论》曰:“阳明主内,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由于风热毒邪郁滞阳明,所以治疗既不宜白虎汤类以辛寒清解,又不宜黄连解毒汤等苦寒直折,惟宜升达发散之法,使毒邪外出。否则,寒凉郁遏,毒邪内伏,未免关门留寇,贻害无穷。

升麻葛根汤善于透解阳明风热邪毒。主药升麻散阳明风邪,升胃中清阳,解毒透热;葛根轻扬发散,开腠理,升津液,除热祛风;配芍药和营泄热,因本案已波及营血,故用之正为适宜;甘草益气解毒。芍、甘相合,又养阴和中,使透散之余不伤气阴。

服用本方能使阳明郁热从表而散,从而阻断毒热内陷之途径。后患者因感冒,兼阳气怫郁在表之证。故暂予桂麻各半汤轻发其汗,以除表邪。

表解之后,再予升麻葛根汤透发,使热毒尽散,病终痊愈。可见,辨证若抓住了主症,治疗得法,则疗效非凡。

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

本品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故风寒感冒,表实无汗,恶寒,项背强痛者,常与麻黄、桂枝等同用,如葛根汤。

葛根汤

顽固性偏头痛医案

李某,男,38岁。患顽固性偏头痛二年,久治不愈。

主诉:右侧头痛,常连及前额及眉棱骨。伴无汗恶寒,鼻流清涕,心烦,面赤,头目眩晕,睡眠不佳。

诊察之时,见病人颈项转动不利,问之,乃答曰;颈项及后背经常有拘急感,头痛甚时拘紧更重。舌淡苔白,脉浮略数。遂辨为寒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利之候。

治当发汗怯邪,通太阳之气,

为疏葛根汤:

麻黄4g,葛根18g,桂枝12g

白芍12g,炙甘草6g,生姜12g

大枣12枚

麻黄、葛根两药先煎,去上沫,服药后覆取微汗,避风寒。

3剂药后,脊背有热感,继而身有小汗出,头痛、项急随之而减。原方再服,至15剂,头痛、项急诸症皆愈。

本案脉证病机,切合葛根汤证。临床服用本方后,常有脊背先见发热,继而全身汗出,这是药力先作用于经输而使经气疏通,邪气外出的反映,为疾病向愈之佳兆。

热利泄泻,脾虚泄泻

本品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故可用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苔黄脉数,或湿热泻痢,热重于湿者,常与黄芩、黄连、甘草同用,如葛根芩连汤。

张发荣

糖尿病医案

邓某,女,54岁,2003年6月5日初诊。

糖尿病史年余,长期口服二甲双胍、达美康等降糖药。血糖控制在7.0-8.0mmol/L,近期出现夜间口干口苦甚,双下肢乏力,纳差,晨起恶心欲呕,食后腹胀,大便稀,舌红、苔黄腻,脉沉细。

证属脾虚湿困,燥热伤津。

疏方:

白术15g,厚朴15g,陈皮12g

茯苓15g,葛根20g,黄芩20g

黄连10g,炙甘草10g,天花粉10g

乌梅12g,升麻8g

6剂。复诊时,自诉口干口苦症状改善,双下肢乏力减轻,大便成形,加桑白皮15g,6剂。

三诊时,诉小腿自觉发胀,余症皆除,原方去升麻、乌梅、桑白皮,加木瓜15g,威灵仙15g,6剂。其后随访情况良好,症状基本消失。

但凡糖尿病患者症见不同程度的口干口苦、心中烦热或心下灼热,或反酸暖气、舌红苔黄、脉数等有内热征象者,均为葛根芩连汤选用的依据。

对于寒热错杂或无典型里寒而有轻度热象者,亦可酌情选用。临证根据气血阴阳盛衰之不同,常辅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健脾除湿、清热解毒等法。

如兼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心烦多汗,舌红少津,脉细者配合生脉散,辅以益气生津。

方药葛根20g,黄芩20g,黄连10g,炙甘草10g,党参30g,麦冬12g,五味子12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知母12g等。

如兼见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肝肾阴虚症状者,配合六味地黄汤,辅以滋补肝肾。

方药葛根20g,黄芩15g,黄连10g,炙甘草10g,山药20g,山茱萸15g,熟地黄12g,茯苓12g,泽泻15g,牡丹皮12g等。

如兼见形体肥胖,院腹胀满,不欲饮食,心下痞满,舌苔黄腻者,配合平胃散,常加草果、茵陈等,加强清热化湿之效。

方药葛根20g,黄芩18g,黄连10g,炙甘草10g,苍术15g,陈皮15g,茯苓12g,草果12g,茵陈12g,厚朴15g,白豆蔻12g等。

如兼见皮肤痉痒,干燥,夜间尤甚,或皮肤生疮,红肿疼痛,舌红苔黄,脉数者,配合五味消毒饮,加强清热解毒之效。

方药葛根20g,黄芩20g,黄连10g,炙甘草10g,金银花20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蝉蜕15g等。

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商务推广联系微信:daosheng20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